春天,北京阳光明媚,微风习习。4月8日,人民大会堂气氛庄严热烈,北京冬奥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会上,Xi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阐释了冬奥会精神。
这是对奋斗者和奉献者的致敬,是对中国精神和力量的致敬。表彰现场,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被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这是全国铁路系统唯一的获奖单位。
这是一个崇高的荣誉,——,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为冰雪节默默付出的铁路人的充分肯定。属于中国高铁,中国铁路。
这是冬奥梦和中国梦的交汇点。3354经过七年的努力,“双奥运之城”和中国高铁正在携手书写未来“绿色、共享、开放、清洁”的时代。
这是中国速度与冰雪激情的融合。——铁路人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为在新征程上奋进、建设新时代汇聚强大力量。
这是14年中国高铁的“飞跃”,——。从中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到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铁,在奥运五环的见证下,中国高铁、中国铁路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在筹办和举办北京冬奥会、冬季残奥会期间,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认真学习贯彻Xi金平总书记关于筹办北京冬奥会和京张高铁开通运营的重要指示精神,把铁路运输服务保障作为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和重大的政治责任。党组按照安全万无一失、运输保障可靠、服务优质高效、疫情防控严密的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做好北京冬奥会和冬季残奥会服务保障工作。
胸怀大局,兑现庄严承诺,中国铁路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大国要办大事,就要办大事。从2015年7月31日冬奥会申办成功的那一刻起,铁路部门就沿着Xi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钉钉子的精神稳步推进筹办工作。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Xi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办好冬奥会和残奥会,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牢记总书记的嘱托,7年来,京畿大地涌动着铁路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热潮。
京张高铁的开通将北京、延庆、张家口相互连接起来,从清河站到延庆、太子城、崇礼站分别只需26分钟、50分钟、65分钟。为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优秀的交通答卷。
乘坐京张高铁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美国运动员罗伯特伯恩斯(Robert burns)描述道,“窗外的风景太美了。”在他和队友的镜头里,不仅有雪山、农田,还有中国高铁的画面。
北京局集团公司牢记“国之重器”,全面落实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党组的部署要求,把做好北京冬奥会服务保障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组织成立了冬奥会服务保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赛时共开行冬奥会列车1664列,运送旅客9.2万人次,其中开闭幕式专列19列,运送旅客4066人次
集合各方智慧和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做好筹备工作的强大合力。从申办、筹备到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的每一步都走得稳扎稳打。Xi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实施能力,我国雄厚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为成功举办奥运会提供了强大的信心和最坚实的保证!”
广通至大理铁路,建设者和铁路运营者,从开工建设到开通运营,全力展现京张高铁的“中国速度”。在世界范围内首次采用智能化技术建设全线,首次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其保驾护航。建设了世界冬奥会历史上第一个到达核心比赛区的高铁站,建设了全球第一个高铁5G超高清演播厅。
中国高铁引领世界,京张高铁开启智能铁路新时代。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积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创新应用了京张高铁68项智能化工程和12项智能化升级工程,在世界上率先实现复兴号智能动车组350km/h自动驾驶,实现了京张高铁智能运维一体化、动车组数字化精准预防性维护、客运站智能化管理等一系列科技成果。
京张高铁是中国铁路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充分展示了中国强大的国力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展示了中国高速铁路技术领先世界的最新成果。
面对困难,中国铁路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工作,锲而不舍,确保冬奥会顺利举行。
2021年1月19日,Xi金平总书记乘坐京张高铁抵达张家口,专程考察太子城站。考察中,总书记强调,京张高铁担负着联通三大赛区的重任,要抓紧开展运营服务、技术保障、安全保障等测试,及时发现短板、堵塞漏洞,提高精准化、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冬奥会期间安全高效运营积累经验、做好充分准备。这不仅是对广通至大理铁路干部职工的讲话,也是对他们的巨大鞭策和鼓舞。
回到望京至张家高铁,建设投入运营,一路辛苦跋涉。北京局集团公司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勇于承担使命,以为国争光为己任,实施京张高铁84项质量升级和5G网络优化加固,倒排工期并在两地三个赛区挂牌督导,开展供电专业平推检查、动车组专项质量改造、高寒地区设备冻害整治等工作,并在赛前组织完成安全标准线。
建设任务。 面对涵盖50多个业务领域、分解为500多项任务的工作总清单,北京局集团公司迎难而上,完善11个专项工作方案、14项应急场景处置方案和38项专项应急预案,开展22次多专业综合演练,组织3轮综合测试和2轮平推检查。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北京局集团公司坚持疫情防控和冬奥筹办“两手抓”,工作不断、力度不减、标准不降,19个单位3500余名服务保障人员全身心投入,舍小家、为大家,连续60多天奋战在乘务、站车、运输、检修、疾控等各条战线,为完成服务保障任务展现铁路人的担当。 9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相聚“双奥之城”,全流程、全封闭、点对点的防控体系得到了世界各国的点赞,实现了观众“零感染”,铁路也实现全程不破环、环内人员“零感染”,交出了一份力透纸背的成绩单。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北京局集团公司在清河、太子城、延庆3个涉奥车站设置闭环专用通道5条、候车区4个、站台6个、交通接驳区4个、闭环隔离设施523米;在冬奥列车上设置闭环车厢,实施固定车厢、站台、通道、人员、交通接驳区域。赛时保障期间,该局集团公司每日盯控277名闭环内铁路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健康监测、核酸检测、作业组织等情况,各项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环境消毒2537433平方米;折返列车消毒6128辆,终到列车消毒718辆,出库列车消毒1605辆。 追求卓越,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中国速度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再添新动能 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不仅是一城一地的变化。一条京张高铁,重新定义了区域之间的距离。 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冬奥会,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战略来考虑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通过发展冰雪产业带动区域脱贫振兴,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塞外小城崇礼,过去一到冬天时常大雪封山,如今是世界瞩目的滑雪胜地,被外媒推荐为2019年全球旅游目的地。崇礼成为依靠冰雪经济脱贫的范例,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借着京张高铁捧起了“雪饭碗”,脱贫摘帽,走向乡村振兴。崇礼的故事,正是“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京张高铁开通2年多,总计发送旅客超过2300万人次。日渐完善的京张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为赛后区域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内生动力。太舞滑雪小镇董事长齐宏说:“举办冬奥会、坐上高铁,崇礼人曾经的梦想现在实现了。” 落一子,满盘皆活;一条京张高铁,连起京张“一小时经济圈”。冬奥盛会的精彩不只在赛场,更写下区域协同发展的大文章。 “京张高铁开通,张呼高铁与张大高铁同步通车,乘高铁从张家口到北京只要一个多小时。京张高铁与张呼高铁、张大高铁连通之际,京津冀地区可实现内蒙古大草原‘一日游’。”国铁集团客运部主任黄欣说。 共创未来,用好冬奥遗产,推动铁路实现高质量发展 7年磨一剑,砥砺再出发。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举办,带来难忘的记忆,更留下宝贵的遗产。如何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既有场馆设施等物质遗产,也有文化和人才遗产,这些都是宝贵财富,要充分运用好,让其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一座座节能减排的冬奥车站,勾勒出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图景;一项项令人震撼的世界高铁先进技术,展现着创新发展的巨大潜力;一幅幅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画卷,打通了区域发展的经脉。 用好百年京张遗产,贯彻新发展理念。长城脚下,青山环抱中的青龙桥站见证着百年京张从“人”到“大”的历史性变迁。百年跨越,两条京张线,见证了中国人从自己设计建设第一条“争气路”,到成为开启智能高铁“先行者”的历程。如今,京张高铁更在世界奥运会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条线路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冬奥遗产,我们一定要管好、用好这条线路。 总结冬奥党建成果,发扬北京冬奥精神。一个个临时党支部握指成拳,筑起坚强战斗堡垒,一名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砥砺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铁路服务保障冬奥最前线。冬奥、冬残奥期间,北京局集团公司在闭环区域组建临时党支部7个,成立高铁乘务临时党支部62个,党组织在闭环区域内传递关爱,凝聚起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打造“雪之梦”品牌,推动冰雪运动发展。越来越多的旅客乘坐京张高铁列车,感受百年变迁,享受冰雪运动。“雪之梦”是成长在京张高铁上的一个服务品牌 ,冬奥期间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推广“雪之梦”中英文服务,开设奥运绿色通道,设计奥运特色纸质车票,于细微处践行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呈现着中国文化和奥运文化的完美融合。 站在新的起点,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一起向未来”的愿景里,铁路人将深刻领会贯彻学习北京冬奥精神,用好冬奥遗产,推动铁路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