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铁道资讯

沙漠建桥“高新尖” 铸就品牌“党旗红” ---记中交集团党员示范岗中交路桥西拉沐沦特大桥党员技术攻关队

作者: 2022-04-19 浏览:

本报讯(记者常魁星、通讯员卢国伟、张铮)4月中旬,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一片春雪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阴冷刺目。

然而,中交路至吴京高速公路上的西拉木伦大桥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哪里任务最艰巨,哪里就有党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问题最紧的地方,就有党员战斗担当的示范岗,这是项目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

今年春天,以项目总工程师张铮为首的党员技术攻关小组通过验收评估,被授予“中交集团党员示范岗”称号,充分肯定了党员示范岗在项目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西鲁伦大桥位于中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的浑善达克沙地,是丹西高速公路穿越乌鲁木齐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2064米,主桥为六塔七跨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采用单索面双排斜拉索,主墩长达159米。它是目前我国在风沙峡谷地区修建的第一座桥梁,是我国最高的混凝土结构多塔斜拉桥,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桥的形状像一道彩虹,西拉木伦的飞架在河南省的南北两岸十分壮观。

本项目党员示范岗创建以来,在党旗指引下,项目关键岗位党员示范,关键工序党员观摩,关键时刻党员先行。施工生产高效推进,工程质量全面过硬,现场管理规范。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高精尖”的创新成果,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技术管理人才,为中交筑路积累“高端建桥品牌”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撑。

党引领,科技创新开花结果。

张铮团队以公司“建桥”核心品牌建设为使命,狠抓现场实际,选准主攻方向,解决问题,提出对策,求实效,在前瞻性科技和核心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其《西拉沐沦特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关键技术》项目开发了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成套设备及实施方法,经中国公路学会评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核心成果被中交集团批准为标准项目。在国内率先开展《寒区水库桥梁冰荷载作用反应分析与抗冰设计方法研究》,为寒冷地区水库、桥梁等永久性和大型临时构筑物的抗冰设计和施工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成功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该项目还获得了6项省级工程工法、6项省级QC成果、1项集团QC成果、1项省级BIM成果、3项授权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授权、1项软件著作权、1项中建协会BIM大赛成果、6篇核心期刊论文。

党员攻关,提质增效,促生产。

提高生产经营成果是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党员示范岗创建的根本目的。张铮团队以提升技术质量和效率为核心,聚焦设备改进、流程优化、增收节支、节能减排等关键环节,引导全员大力开展创新创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风积沙地层注浆加固与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研发中,该项目施工平台采用旋喷桩加固,在国内首次采用“无套管阶梯式旋喷桩岸坡加固”施工工艺,满足了风积沙地区桥梁基础的施工要求

桥梁最后一根桩基浇筑时,要在自然坡角近40度的风积沙中布设12根直径90米的桩,桩身倾斜度控制在1%以内。加上岸坡又高又陡,加上风积沙的地质条件,根本没有工作面,难度可想而知。张铮带领项目技术骨干经过不懈努力,在沙上作画,研发出“风积砂充填平台加固方法”和“风积砂充填地层衬垫加固井字架”。通过使用“旋挖钻机和反循环钻机接力施工”的方法,桩身倾斜度精度从1%提高到0.8%,0.2%的突破是对团队质量控制的最大认可!这样的例子在项目中不胜枚举。

基于“技术服务于当前趋势”的定位,张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倾其所有,甘当绿叶,耐心指导每一次技术交底、每一项技术措施,上好技术党课,组织学习交流,在QC研究、“五小创新”、“微创新”等活动中营造经验机会,促进技术骨干政治过硬、素质过硬,逐步走上前台、独立自主、成长为项目。张铮团队风积沙地质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研究创新工作室被评为中国交通公路建设示范创新工作室,并获得建设单位“技术攻关优秀党员突击队”等多项荣誉。

路漫漫其修远兮,坚硬如铁。现在离开始又近了一步。鲜红的党旗在飘扬,西拉木伦大桥在建设,张铮党员技术攻关团队锐意进取,以党建引领,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20大胜利。

THE END

相关资讯

拉林铁路货运忙
铁龙穿荒漠 沙海变通途
聚焦“四保”目标任务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在沪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