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今年一季度,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统筹疫情防控和运输生产,日均装车11004车,同比增加712车;交付量达到6532.3万吨,同比增加370.9万吨。货物运输一季度实现“开门红”,有力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顺畅。
疫情的结果是全国乃至世界经济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此时上中下游各行各业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可以想象,作为运输行业的生活也是艰难的。但不难想象,呼和浩特局迎来了逆势“开门红”的好消息。这是防疫时期取得的显著成绩,也是值得行业学习的典型案例。
首先,呼和浩特局全力寻找出路,紧盯中长期合同履行、大宗供应组织、大客户产销动态,积极制定个性化运输方案,新开工“回转铁路”“分散拼装”项目58个,新增运量57.6万吨。只有在困难面前,多思考,多操作,解决的办法才会比困难多。我肯定能找到新的方法。
其次,创新工作方法,开辟819/820中欧班列集装箱作业现场,合理安排装卸人力,全力组织列车运行,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面向疫情防控需要,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实现货物入线、采样推送、消毒准备同步,提高货物进出站效率。呼和浩特局的这种做法,就是在疫情困难面前逆势而上,典型的在行业创新中求生存。
第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掘其现有运输潜力。呼和浩特局充分发挥唐宝线、京津冀、东北货运主通道作用,巧妙制定日班计划,合理调配各大枢纽编组能力。从自身条件中寻找优势,专注努力。不怨天尤人,深耕自己特殊的地理位置,把自己的基础条件变成优势。发挥企业特有的韧性,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疫情已经持续两年了。未来会怎样?不得而知。但是,我坚信,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一定会度过难关。但目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面对未来的风雨,风雨过后的彩虹,只有熬过来的强者和企业才能看到。忍受寒冬,穿越迷雾,在黑暗中不放弃,积极寻找,开拓创新,坚持奋斗,才有可能在逆境后看到光明的日出。(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