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中铁消息,4月25日,成都至兰州铁路控制性工程岳龙门隧道历经十年终于竣工,为成都至兰州铁路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岳龙门隧道的建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高原山区铁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人民网)
穿越龙门山,表达了建设者的坚定决心。成都至兰州铁路是连接四川省成都市和甘肃省兰州市的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规划网西线“兰州至广州”通道的咽喉。自2013年开工建设以来,从成都到九寨沟仅需2小时,从兰州只需4小时。川西北将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岳龙门隧道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成兰铁路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极为罕见,而岳龙门隧道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土门乡。地处汶川地震灾害核心区,穿越龙门山,地势险峻,山谷落差大,地质灾害频发。“这是成都至兰州铁路的一项艰巨任务”。面临断层破碎带、岩溶富水地段、高地温、高地应力、高瓦斯和硫化氢有毒气体、软岩大变形、岩爆等诸多不利地质条件。建设者们没有退缩。而是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不断思考新的方法,逐一攻克难关,最终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帮助隧道顺利贯通。
不怕“拦路”,显示了建设者的坚强毅力。成兰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是一条达到海拔3000多米的“天路”。岳龙门隧道是本工程建设中需要解决的“拦路虎”。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海拔2000多米,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着群山,与白云蓝天遥相呼应。然而,美丽的风景下隐藏着看不见的地质条件,许多不利条件同时并存,这对建设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叠加”问题,建设者们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继续推进建设,并喊出了“不要放弃岳龙门”的口号。他们以顽强的毅力,最终成功铲除“拦路虎”,创造了四个全国第一:辅助坑道规模全国第一、早古生代非煤有害气体逃逸段长度全国第一、5亿年前寒武纪高地。
十年的努力,凝聚了建设者的智慧。岳龙门隧道自2013年开工以来,出现了很多可供借鉴的问题。中铁十九局的专家与铁道二院、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所和机构合作开展研究项目。多位专家潜心研究十年,组织科学管控技术和动态管理研究,在工程过程中逐步完善、优化、集成、创新,使岳龙门隧道工程进度可控、有效。十年来,坚守在工地的建设者们以工程为家,扎根隧道建设,只为早日打通岳龙门隧道。十年来,见证了隧道每一米掘进的建设者们,为隧道的安全贯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面对困难,不临危不惧,不退缩,科学应对。经过十年的努力,贯穿其中的岳龙门隧道凝聚了所有建设者的智慧。
预计成都至兰州铁路将早日建成通车,结束川西北无铁路的历史。铁路沿线的人们也可以乘坐高铁欣赏川西高原的美丽风光,并在协调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