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铁道资讯

强劲动脉护江海——铁路助力长三角疫情防控保安全畅通纪实

作者: 2022-04-29 浏览:

银春、上海、新冠肺炎的疫情牵动人心。

“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蔓延。”

“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为铁路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定“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坚持一盘棋,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铁路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安全、畅通、稳定、贡献,积极服务全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千里铁路,坚固要道。长三角铁路人争分夺秒冲在防疫第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赢得时间和信心。

快速反应,密切配合,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长三角多地出现局部散发和聚集性疫情,拥有2500万人口的上海正在经历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最严峻复杂的考验。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坚决捍卫上海陆上门户,科学果断调整运输组织,坚决切断疫情通过铁路传播的链条。

交通运输对全身至关重要,不同路段、不同工种密切配合,防止疫情扩散刻不容缓。铁路部门对重点人员实施分类管理,对5.2万名客运乘务员、随车机械师等接触旅客的一类人员严格采取“三件套”健康防护措施,加密核酸检测频次;对调度员、机车乘务员等关键岗位14000名二类人员全面实施集中管控;对其他岗位和三类8.6万人,将严格实施属地管控措施。

同舟共济,各方支持。关闭后,上海面临许多困难,全国各地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支医疗队乘坐高铁迅速驰援上海,一列列援助物资专列奔赴上海。一兄弟铁路局集团公司火速驰援长三角铁路。

援助物资的运输、转运、卸载,每个环节都等不及!铁路部门快速反应,采取日装夜开、专列上线、灵活运用车次等措施,大大压缩了途中车辆的通行时间。在上海枢纽地区,编组站制定优先运输计划,每天召开两次运输对接会,确保取车、解体、编组、发送“零等待”;卸车站坚持专人办理,通过网上审核办理发货手续,成立卸车突击队,迅速组织吊装作业,顺利运输“最后一公里”。

一袋袋大米,一筐筐蔬菜,一袋袋面条,民生物资坐火车赶来,第一时间送到了千家万户。自3月以来,铁路部门已向上海运送了1.1万名防疫人员和11.4万吨物资。

压实责任科学管理坚守安全生产底线。

越是严峻的考验,越要牢牢守住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确保运输安全稳定。

4月24日,上海局集团公司领导在安全生产2900天后的第一次周班会上,认真查找存在的安全短板。在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守住底线、弥补缺陷”专项安全整治行动开始之际

保持动态“扫描”,尽早治疗“身体”的疾病。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同步推进安全大检查、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和安全双防机制,围绕3个方面20个重点,实行周报、月通报、季督办,确保闭环管理。他们围绕9个安全专项整治项目,确定了135个整治项目,分轻重缓急,科学稳妥地组织实施了已经开工的46个项目;对具备实施条件的52个项目,进一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适时启动;对尚未开工的37个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和科学论证,做好前期准备。

交通随着时间而变化,安全管理也随着时间而变化。局集团公司利用好音视频听看、检测监控数据分析、电话视频远程对话、干部驻点等手段,确保现场管理不弱化、“两项纪律”不放松。

局集团公司抓住“关键少数”,分管领导在安全检查中约谈责任单位和专业部门主要负责人,全部提升;组建4支专业安全监管队伍和1支疫情防控监管队伍,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强化干部履职监督和执纪监督,促进各级各类岗位工作人员恪尽职守、坚守安全生产底线。

以货补客,多管齐下,激发运输运行动能。

4月28日,在江苏省最大海港3354连云港,进口化肥集中“上岸”。铁路部门主动延伸服务,精心制定运输计划,动态调配运能,在徐州北编组站集结适用车辆,编成列,快速帮扶。3月1日以来,上海局集团公司发送化肥、种子、农机具等农资31.8万吨,同比增长107%。

在长三角这个外向型经济高地,区域性疫情牵动着外贸供应链的神经。铁路部门主动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联手,发挥海铁联运服务公共平台作用,组织各方密切配合,降低物流成本,畅通海铁联运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力保障海港运输畅通。3月1日至4月27日,海铁联运完成33.3万标箱,同比增长27.1%。

除了疫情对客运的影响,还有大量与客运相关的非运输业务。上海局集团公司深入调研挖掘市场潜力,积极把握商机,在多元化经营中拓展新业务,以“增”补“减”。一季度,建筑、工业制造和资产开发板块收入和毛利同比增长,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0.2%、21.4%和16.1%。

坚持全年盈亏目标不放松。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精打细算,能节约就节约,逐系统优化劳动力倒班制度,探索实施柔性生产组织,降低支出。他们坚持“总部”带头过紧日子,充分发挥网上“数字铁云办公”新平台优势:一网、一网、一网、一网、一网、一网,加大推进无纸化、电子化办公力度,最大限度减少纸质文件材料。与此同时,他们准备并发布了《各单位控制间管费支出典型措施专题库》,包括使用

水、用电等15个方面32个项目181条典型措施,在管内推广。   锚定节点、奋力攻坚,重点工程稳步推进   全国铁路建设主战场长三角,克服重重困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抢抓发展新机遇。   4月22日,新建黄黄高铁开通,长三角至武汉增加一条高铁新通道。安徽安庆、铜陵等地与湖北间首开直达旅客列车,旅客出行选择更加丰富,杭州到武汉的高铁出行时间大幅压缩。   暮春的浙西,苍翠欲滴。4月28日,一列综合检测列车从湖州站向南驶出,沿着商合杭高铁湖杭段驶向杭州,标志着这项杭州亚运会配套高铁工程进入联调联试阶段,预计8月上旬具备开通运营条件。商合杭高铁湖杭段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高速铁路网布局,提升杭州枢纽客站与过江通道能力,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   从浙西到皖东,一条条高铁正密织长三角高铁网。在安徽马鞍山,巢马城际铁路控制性工程——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的建设工地上,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繁忙有序的施工景象。前不久,马鞍山市当涂县多地被划为疫情中风险区,铁路部门实行网格化封控管理,织密疫情防控网,做到“零感染”“零密接”,一季度完成投资额达5.88亿元,项目总体建设进度与施组计划匹配。   从“主动脉”到“毛细血管”,铁路无缝衔接、有序建设。在珠城蚌埠,伴随着一阵阵机器轰鸣,淮宿蚌城际铁路控制性工程——蚌埠北特大桥669号墩0号块完成现场混凝土浇筑施工;在皖南山区,池黄高铁赵家尖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全线隧道工程进度过半;在美丽的新安江畔,杭衢高铁控制性工程——新安江特大桥双主塔完成封顶……   一条条高铁向前延伸,一个个项目纷纷落地。国铁集团年初下达给上海局集团公司的今年铁路建设投资计划为686亿元,随着在建工程项目781个工点全面复工复产,将有力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高擎党旗、筑牢堡垒,危难时刻挺起脊梁   关键时刻冲得上,危难关头豁得出。铁路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挺起疫情防控的钢铁脊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3月15日,上海局集团公司党委组织部向管内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出倡议书,要求以坚定意志和务实行动,筑牢战斗堡垒,争当先锋模范,坚决打好疫情防控硬仗。倡议书经上海局集团公司融媒体平台发出后,阅读量达8.2万人次,留言评论7467条,点赞数达10087次。   受南京疫情影响,宁芜线芜湖东至南京东23对货物列车乘务交路吃紧。合肥机务段党委向全段党员司机发出“征集令”,不到两个小时就有123名党员司机踊跃报名。50个小时不到,承担应急任务的突击队队员们完成所有准备,抵达芜湖进入应急状态。   连云港疫情发生后,港口地区铁路一线生产岗位因管控有一半人员无法到岗到位。各班组党支部纷纷成立党团员突击队,哪里缺人就往哪里顶。徐州货运中心新苏港班组党员班长王永锋还有一个月退休,却主动要求坚守岗位5天5夜。徐州货运中心调度室4名总货调有2人无法到岗,为保证指挥不中断,党员总调度员徐冉连续在岗奋战3天3夜。3月份,连云港港单日装车最高达2854辆,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上海局集团公司团组织成立300人的青年突击队,驻守上海市区三大客站,不分昼夜,转运通过高铁驰援上海的抗疫物资1.6万余箱。   一张折叠床,一壶纯净水,几袋面包、方便面,是上海申铁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党员副工长徐伟伟位于上海虹桥站地下10米处临时的“家”。徐伟伟每天要背着消毒罐,在黑暗密闭的环境里对车站空调主机等数万件设备进行喷洒消毒3次。一晃,1个月过去了,徐伟伟笑着说:“这是党员应该做的,比起一线的医护人员,这点苦不算啥。”   坚持就是胜利!越江向海的铁路,必将助力孕育万千气象的长三角挺过疫情倒春寒,早日走出风雨,重回满目生机。
THE END

相关资讯

拉林铁路货运忙
铁龙穿荒漠 沙海变通途
聚焦“四保”目标任务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在沪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