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哈铁路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95%的铁路线都是沙漠戈壁线路,一年四季风沙连绵。曹天综合车间所辖路段是典型的风沙“重灾区”。
韩斌是中铁电气化局运输管理公司额济纳的员工,在血管段经营治沙办公室。他已经在治沙办公室工作了四年。作为“治沙人”,他以“工匠精神”推己及人,用技术创新为治沙人解决现实的治沙问题。他是员工眼中的能人,是他们身边的“小小发明家”。
2019年5月10日,韩斌被调到哈尔铁路防沙处担任施工技术员。虽然是技术员,但在防砂方面也是新手。每天的作业做完后,他都保持饱满的热情,缠着有经验的师傅讲解图纸和技术标准,在网站上查资料,用自己的工资买治沙相关的书籍,把有用的技术知识点抄在本子上,潜心琢磨。半年后,他从安装、测量放线、钻插固定杆、网格安装、立杆封顶,掌握了各类治沙的基本操作技能。
学历不高的韩斌喜欢“鼓捣”各种机械。2020年初,他发现现在的施工方法主要是用手提冲击钻打眼。
他们每天弯腰十几个小时治沙的时候,员工的腰和手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每天做完作业之后。同事手发抖,腰酸腿痛。看着大家的难处,员工如何在治沙上省时省力?这是他走上发明之路的初心。
他每天都跟着钻探组仔细观察或者干脆在家摆弄自己的“小发明”。有一段时间,对他有很大的误解和相当多的批评。一个月后,他磕磕绊绊地走到负责人面前,拿出了自己的小发明“网格固定杆上种有孔的轻便车”,但大家似乎并不买账。经过多次沟通,完成日常固定工作后,同意他进行实验。没想到这个实验赢得了大家的满堂喝彩。使用带固定杆的便携式台车后,每天钻孔数量从400个增加到1000多个,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解决了员工身体受伤的关键问题。大家亲切地称他为“汉达能人”,这给了他发明创新的信心和动力。
之后,他专注于封盖操作。通过调查和实验,为了解决徒手弯腰握杆拧帽的费力问题,他研制了两种工具,即带网格固定杆的便携式夹子和拧帽器。但是实验结果给他的心里浇了一瓢冷水,那个月的工作量不升反降。此外,加盖操作需要同时使用两种工具,并且在该过程中还需要使用拧盖器进行加盖操作。人们携带的工具多了,虽然劳动强度降低了,但作业效率并不高。
韩斌不气馁,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坚持边做边学,边做边学,执着追求无止境的学习和创新。最终研制出0.3HDPE网固定杆封口机,结合了手夹和拧盖机的优点,对其进行了整合和改进,减少了操作人员携带的工具数量,降低了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1年,工程接近尾声时,爆发了一场疫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施工进度。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韩斌又打起了“测量员”的主意,每组测量员需要配备6名操作人员。如何减少人数,并且能够正常测算和放线?经过反复试验,最终研制出0.3HDPE网格定点便携车,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操作。并于9月30日提前一个月完成了所有施工项目,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同时,这项发明获得了seco
除了值得称道的发明之外,韩彬还因其出色的工作作风、傲慢与鲁莽、勤奋的职业道德而受到称赞。“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我都没有忘记公司给我的这一切”。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通过学习,他不仅提高了境界,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更坚定了信念。目前,韩斌已通过成人自学考试,正在参加Xi交通大学的专业学习。
沙尘暴不停歇,治沙人无私奉献日夜坚持。在沙漠深处的“生命禁区”,他们抵御着沙尘暴对铁路的侵袭,克服着恶劣自然环境的不便,忍受着远离城市喧嚣的孤独,努力防沙治沙,从而保证了哈尔铁路的交通畅通。(中铁电化局运输管理公司呼和浩特公司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