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妮娜/朱德宇
无人机创新应用于铁路勘测、抢险救灾、保障铁路运营安全等。构建了铁路全生命周期的空天一体化信息保障体系。多项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累计产值近亿元。3354中铁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青年团队,“飞天先锋”,用青春和智慧为铁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尖兵”青年队由天津市“131人才工程”一级技术带头人、第十二届詹天佑铁路科技奖获得者高文峰领衔。各领域拔尖技术人才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精准发力,在多个研究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
提高项目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是铁路建设追求的目标。团队抓住这一需求,深入各地铁路建设实地调研,充分研究,反复试验,成功研制出“无人机铁路综合巡检系统”,被天津市科技局评为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不断优化系统功能,推进成果产业化,已成功应用于童眼、杭台等高铁项目,累计收益2000多万元。
该队大型航空摄影、无人机等技术手段作为铁路勘测的利器,在川藏铁路建设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新的贡献。面对工程沿线气候寒冷、缺氧冰雹复杂地形高差大、山区野生动物频繁出没、环境多变等实际困难,他们以无人机为腿,以高清摄像机为眼,先后深入无人区30余次,开展地形图航测、三维建模、施工图辅助验证等工作。高质量完成了川藏铁路大渡河跨线桥、泸定站、昌都站等135项重点任务,形成测绘成果。
近年来,团队牵头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一个子项目。d计划(川藏专项),承担中国铁路总公司重点项目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荣誉1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6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编制了多项行业标准。
暴雨、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将威胁铁路运营安全。该队组建了国内第一支专业化的铁路应急测绘突击队。凭借过硬的技术,成功化解了多起险情,为保障铁路运营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京哈高铁北京至沈阳段建成前夕,由于下雨、土桩承载力变化等因素,冯营子隧道出现裂缝危险。团队连夜驱车赶赴现场,克服不利气象条件,仅用12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成果报送,为抢险救援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确保了京哈高铁北京至沈阳段的顺利开通。
2021年10月,位于山西省的南同蒲铁路长源河大桥因洪水出现险情,造成交通中断,危及运营安全。团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借助斜摄影技术完成了场景模型的重建,通过3D模型、图像、视频等多源数据,为灾情判读分析提供了有效依据。
这支素质过硬、潜心研究的综合测绘技术团队,长期的专业积累和项目磨练,使他们具备了国内领先的技术能力。他们为铁路的勘察设计、施工、运营保障等全生命周期提供高质量的航测服务。构建空天天地一体化信息保障体系,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