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风吹谷,麦浪金浪绵延千里。初夏的固原市原州区,一片繁华景象。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来到固原市靖远县大湾乡杨岭村和原州区鲍鹏镇墨妖村,考察两村扶贫工作,强调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的作用, 重大民生工程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发挥行业优势,压实帮扶责任,匹配壮大帮扶力量,发挥产业帮扶、交通帮扶、建设帮扶、定点帮扶、消费帮扶作用。
铁路建设的农场、种植基地、扶贫车间、光伏电站生机勃勃,描绘了一幅铁路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在甘肃省2021年中央对甘肃省援疆工作考核中被评为“良好”,获得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援疆工作考核第一名。
精准帮扶,为村民致富铺路
宁夏西海固是中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十分关心的地方。袁州区鲍鹏镇墨妖村党支部书记姚旋高兴地回忆,当年总书记来到村上凉菜基地,给他留下了——的“小目标”,要种出更优质的有机白菜。
牢记嘱托,履行使命。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筹集资金,帮助墨妖村建设了清洁蔬菜分拣加工包装车间和高标准连栋智能大棚,拉长了农村经济产业链的前后端。目前,以墨妖村为中心,整个袁州区的寒地蔬菜基地已经颇具规模,有力地推动了袁州区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如今,墨妖村以冷生菜闻名,一棵15公斤的卷心菜可以送到广东市场,卖到90元。
想富,先修路。随着银西高铁、敦煌铁路、兰渝铁路等穿越贫困地区线路的建成通车,西部地区路网结构和规模进一步完善。在曾经是甘肃省深度贫困村的庆阳市毛寺村,银西高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现在毛寺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示范村、甘肃省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重点村。
“没有‘慢火车’,就没有我们的好日子。”天水市渭南镇果农侯对自己10年来的生活变化深有感触。从生活的窘迫到生活的富足,他说是公益“慢车”架起了村民致富的“金桥”。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铁路的奋斗目标。多年来,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不断开行公益性“慢车”,投入大量资金,着力改善沿线小站服务设施设备和普速列车乘车环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有效保障了沿线群众出行需求。同时,他们还开行旅游专列、涉农物资“点对点”运输专列和贫困地区务工专列,在政策范围内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为巩固扶贫成果、有效衔接提供有力支撑
2021年,兰州局集团公司党委严格落实“四不挑”要求,在保持21名铁路派驻干部不变的前提下,选派11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乡村振兴一线。冉琦是兰州局集团公司银川房建段党支部书记。经过四年的帮扶培养,现为固原市原州乡村振兴局副局长。他深有感触地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人们通过历尽艰辛、练出本领、长出才干,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到了自己为之奋斗的精神坐标。”
盘活农村的“铁权力”,乐于做群众的“贴心人”。2021年,兰州局集团公司充分发挥铁路运输帮扶优势,开行安置复工专列33列,向贫困地区运送种子、化肥等“三农”物资24590车、163.3万吨,为贫困地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1280万元,招聘贫困地区大学毕业生1213人,协调管内铁路建设单位优先培训使用沿线贫困地区劳动力1372人
走在四月的固原市阳朗村万亩寒地蔬菜种植基地,仿佛春天里——排哈密瓜拱棚整齐排列。工人一边往瓜棚里移栽瓜苗,一边搭建滴灌设施。近年来,铁路扶贫干部付金菊和村民利用网络销售平台,以带货直播的方式,将阳朗哈密瓜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想帮地区的想法,急地区的燃眉之急。为帮助固原市原州区解决肉牛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铁路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帮助当地农民建立肉牛养殖园区,实行统一饲养管理,促进有机肥、畜草种植等循环经济发展,年收入480万元,达到了改善农村环境、增加收入的目的。
同时,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主动与当地政府和贫困群众对接,在原州区墨妖村、杨郎村投资建设了24个有机果蔬采摘种植大棚和果蔬配送交易中心,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和产品品牌;助力打造具有铁路元素的旅游小镇,进一步开发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采摘体验等项目,形成集果蔬新品种展示、采摘蔬菜品尝、养生保健为一体的休闲旅游观光产业园,助力冷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升级。目前,墨妖村凉菜产业链项目已成为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帮扶的示范项目和亮点项目。
继续奋斗,为乡村振兴找到一条“新路”。
近日,在袁州区合川乡明川村,一排排光伏板闪闪发光,试吸不止。
收着太阳的能量,为13个村的村集体经济壮大“聚能”。光伏发电板下,一垄垄的芍药已破土而出、旺盛生长,这是由铁路部门援建的、固原市最大的光伏扶贫项目,这种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农光互补”形式,带动了当地农、光、旅一体化融合发展,142户建档立卡户可持续分红20年。 国家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时光进入2022年,如何续写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篇章?在国铁集团的领导下,兰州局集团公司进一步扛起企业政治责任,在原州区投入2200万元,重点实施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中央定点帮扶示范村建设、区域性重点产业示范村建设等5类18个帮扶项目;在甘肃陇西县、宁夏彭阳县投入450万元,重点实施扶持乡镇重点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补强、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等3类9个帮扶项目。 铁路帮扶使一个个扶贫企业有了扩大生产规模的发展底气。宁夏好水川养殖有限公司生产的自热米饭、生态鸡、牛羊肉熟制品等产品“坐”上火车后,企业年销售收入从以前的50余万元一下增长到了几百万元。公司随即又建起了2栋标准化鸡舍,每年可出产三黄鸡24万只。 产业兴、群众富。兰州局集团公司利用自身优势蹚出了一条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将5个村集体经济16类农特产品纳入局集团公司消费帮扶名录,实行订单式购销,推动铁路消费帮扶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提质升级;发挥铁路市场优势,依托“四网一柜”铁路消费帮扶体系开展线上销售,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持续推动农副产品入网、进站、上车,持续扩大“甘味”“宁味”品牌影响力,促进村集体经济和帮扶企业从“建起来”到“活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跨越升级。兰州局集团公司帮扶的宁夏碧蜂源蜂产业有限公司、宁夏正杞红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53家企业的167种产品进入铁路35个车站、30对列车上销售,销售额达1550万元。村集体经济和帮扶企业用足用好铁路消费市场资源优势,不断发展壮大。 东风正劲,风笛嘹亮。一列列复兴号动车组飞驰在充满希望的甘宁大地上,广袤乡村迎来了欣欣向荣的美好前景,一幅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丽画卷正徐徐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