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大别山,树木葱郁,杜鹃花盛开,美不胜收。一趟复兴号动车组穿越崇山峻岭,驰骋在鄂豫皖广袤的大地上。
横跨鄂豫皖三省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是3354个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豫考察时,第一站就是大别山区信阳县,强调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国有铁路企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勇于带头助力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助力老区走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为人们在旧区出行创造便捷的方式。
大别山区曾是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饱受多年交通拥堵之苦,大别山人民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能够便捷出行。扛在肩上,背在背上,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奔向火车站,是当地几代人外出打工学习的记忆。
2009年4月1日,合肥至武汉客运专线开通运营,大大缩短了大别山与南京、上海、武汉、成都的时空距离。从大别山腹地的湖北麻城出发,到武汉只需40分钟,到安徽合肥1小时30分钟,到上海4小时。
2012年9月28日,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正式开通运营。京广高铁郑武段贯穿大别山区的信阳和大悟,当地群众前往郑州、Xi安、武汉和长沙、广州、深圳等地更加方便快捷。
岁月变迁,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人们也走上了出行的“快车道”。
2022年5月1日,在信阳站南北站前广场,准备乘坐短途火车旅游、走亲访友的旅客正在有序排队进站。然而,就在三年前,车站北侧还是一片破旧的棚户区。
为了彻底改变信阳站周边落后的基础设施和脏乱差的环境,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对信阳站进行了升级改造。2019年1月16日,信阳站新站房正式投入使用。这是提升信阳交通枢纽地位、满足老区人民出行需求的一件大事,也标志着信阳站正式进入双面站房、双面广场的时间。
如今,信阳站是武汉局集团公司管辖的一级客货运站,京广、宁西两条干线在此交汇。作为连接南北、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该站年发送旅客超过400万人次。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购票推广、火车站出入口安装自助闸机、候车室安装空调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车站服务越来越完善,老区群众也享受到了更好的出行体验。
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地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购买力越来越强,对旅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麻城北站站长程说:“以前旅客购票首选是普速列车硬座票,现在首选变成了动车组火车票。”
数据显示,2021年,湖北麻城普速列车出行旅客78.7万人次,动车组列车出行旅客134.2万人次。火车的快捷和方便越来越受到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的青睐。
帮助老区经济进入快车道。
4月下旬,信阳毛尖茶进入采摘季。信阳盛产绿茶,信阳毛尖茶
依托铁路货运通道,信阳绿茶不断走出国门。2020年4月,信阳站通过海铁联运成功将信阳绿茶运往东南亚。2021年3月8日,一列满载50个标箱、1600吨信阳绿茶的跨境货运列车缓缓驶离信阳站货场,开往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信阳跨境货运班列辐射到大别山周边多个地区,对促进当地商品出口意义重大,也有助于老区人民脱贫致富。
以前由于距离遥远,大别山丰富的物产资源无法运往国外,美丽的自然景观也很少有人去。随着列车驶入大别山,铁路成为助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人间四月,麻城见杜鹃。”铁路架起了大别山与外界的桥梁,不仅让老区人民走出去,也让大别山的名气传遍四面八方。
如今,在位于麻城北站和金寨站之间的麻城市长岭关村,山上的杜鹃花汇成一片海洋,山谷中的紫藤绚烂夺目。独特的美让世界各地的游客流连忘返。依托合武高铁快速便捷的交通条件,这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五年来,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成立了村级旅游合作社,共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村集体年收入达到了百万元,村民的收入也大大增加了。”说起好日子,村党支部书记熊德平开心地笑了。
大别山是中国红色革命的重要圣地。除了生态景观旅游,大别山腹地的新县、红安、麻城还有丰富的红色革命资源。大量游客乘火车前往大别山,追寻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感受美丽的自然风光,有力地推动了大别山城乡旅游的发展。
“合武高铁开通后,‘红安绣’、‘红安大布坊’的绣底、织布等传统工艺和地方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旅游业兴起,很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安县七里坪镇长胜街党史讲解员秦子义谈老区新变化。每年都有大量来自武汉、南京、合肥、上海等地的旅客乘坐高铁来到这里,探访将军们的足迹,学习红安精神。
麻城被誉为“中国花岗岩之乡”。铁路在促进旅游业崛起的同时,也将当地的农产品、石头等“大别山特产”销往全国各地。麻城机务段副科长张雄说,2021年,麻城机务段装运粮、浆、石等“大别山特产”496万吨,转化为企业直接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因为铁路带来的人流和货流,原本封闭落后的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展现出别样的魅力。
为老区发展注入强大的“铁动力”
4月26日12点23分,40辆车,2200吨石材的79374次集装箱班列,从湖北麻城境内的宋埠站开出。班列上的货物抵达宁波后,换船运至韩国。这是麻城至韩国海铁联运的首发列车,标志着麻城至宁波出口韩国的海铁联运通道顺利打通。
途经大别山的京广铁路、京九铁路、宁西铁路、合武高铁、京广高铁的开通,改变了大别山居民的出行方式,更让大别山革命老区牵手北上广,加速迈入武汉城市圈核心,融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走向世界大舞台。
“随着沿江高铁、京港高铁、周铁岗铁路货运专用线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的规划和开工建设,麻城的交通优势将会更加凸显。”麻城市委书记汪国兵说。
2021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鼓励大别山革命老区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加快建设沿江高铁主通道。
遇“铁”则兴,依“铁”而旺。铁路的开通,大别山区域的县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别山革命老区居民迎来了幸福生活。
4月22日,黄冈至黄梅高速铁路开通运营。黄黄高铁的开通运营,给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带来了更加便捷、经济、环保的出行选择,同时加速了大别山区与周边地区人员、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和扩散,让大别山区与沿线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黄黄高铁的开通,可以有力地促进浠水加快融入长三角和武汉城市圈。浠水作为大别山区罗田、英山、黄石的地理中心,辐射人口近300万,将大大方便周边地区旅客出行。”谈到黄黄高铁开通的重要作用时,浠水县副县长夏清感慨道。
火车途经大别山,车窗外,随处可见特色不一的美丽乡村,也有高楼矗立的现代化城市。在铁路的拉动下,旧貌换新颜的大别山革命老区必将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持续高质量发展。
红色热土 时代“脉”动——铁路服务鄂豫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见闻
作者: 2022-05-24 浏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