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疫情高压下,我们还是看到了很多振奋人心的货运新闻,中国铁路货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列货运列车满载货物驶向幸福,成功离不开奋斗者的梦想。
不畏高温,诠释对铁路的热爱。有一种人,叫调车人,他们有一种精神,叫燃烧在一线。众所周知,人的正常体温在36度到37度之间。当外界温度超过正常体温时,人会感到不舒服。当温度达到42度时,已经达到了人体的极限。可能很多坐在空调房里的人无法理解调车一线的铁路人有多累。在这个季节,外面的温度几乎每天都是38度,是一个炎热的天气。正常人在外面呆一分钟就会烦躁不安,而调车人需要穿长衣长裤、帆布手套、防护帽把自己包裹起来。货运列车编组在温度超过50摄氏度的轨道上。为了祖国的货运,他们无怨无悔,用钢铁般的身躯诠释着对铁路事业的热爱。高温下的连续作业,不仅仅是为了他们的职责,更是为了他们的梦想。正是因为有梦想,他们才义无反顾,选择对抗高温,对抗酷暑,选择火热的生活。
时间不等人,表现出对铁路精神的担当。坚持,一个表示希望的词,具体的如一张笑脸,含苞待放的花蕾,抽象的如一本无字的书。只有细心的书写,才能让它多姿多彩。“4号移入作业,连接风道,打开旋塞,拉风,防滑,联控……”调车人员看着,指着,喊着。每个挂钩调车作业至少有4个呼叫响应和6个程序。“一天十几次,踩着碎石穿梭在列车之间,一个个检查车辆关节、走行部的状态,光是防滑这项工作,就要走10多公里。”就是这么单一,枯燥的工作,一年到头和火车打交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冬天打得惨烈,夏天打得惨烈。他们无怨无悔地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努力,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铁路事业。
恭敬地为新时代的铁路树立榜样。调车乘务员的事迹让我肃然起敬,不禁感慨。我在想,有什么能“迷惑”他们默默奉献青春?是什么能让他们在这份平凡的工作上坚持这么久?在我看来,是中国铁路发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是大时代的参与感,是大有可为、大有可为的光荣使命感,是对铁路事业沉甸甸的责任感。正是有了以调车乘务员为代表的一大批新时代铁路一线职工,才有了今天中国铁路事业的美好发展,这得益于一代又一代铁路职工的奉献。
每一滴汗水折射阳光,每一份努力照亮梦想的天空。有多少人把自己的梦想描述得精彩壮丽,又有多少人独自哀叹自己的梦想。在肩负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者历史使命的新征程上,调车乘务员是我们基层青年的榜样。(姚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