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康,关键靠老乡。如今,习近平总书记笔下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逐渐出现在广西这个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复兴号动车组穿梭于八桂美景之中,农村特产通过高铁销往全国各地.一个个村庄美得蝴蝶都在变,一片肥沃的土地呈现出新的面貌。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铁路企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实际行动践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为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便捷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为铁路沿线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坐上高铁,奔向美好的新生活。
5月26日17时,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城阳八寨熙熙攘攘。“哥哥从哪里来?”“哥哥坐火车来了!”侗族姑娘们穿着侗银服饰站在村口,正和高铁来的乘客“拦路”。在他们身后,一盘盘五色糯米饭和酸鸭酸鱼飘出“百家争鸣”的香味。“高铁开通后,寨里的‘百家宴’天天吃月亮。”村民吴爱仙笑成了一朵花。
三江自治县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的美誉。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铁路和公路建设都要曲折。10年前,这个藏在大山里的县城,只有一个站房面积不足400平方米的火车站。坐了6个小时的普速列车去了最近的旅游城市桂林。贫困出不去,小康进不去,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戴了30多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路部门自觉承担起国家铁路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全力以赴以建设促扶贫,坚持运输,精准实施定点扶贫,取得了明显成效。2016年以来,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铁路行业优势,帮助广西融水县洪水镇大德村、李攀村、梁龙村脱贫,为广西脱贫攻坚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12月23日,途经广西环江县毛南族自治县的贵南高铁开工建设。四年来,铁路部门利用施工弃土改造环江县石漠化荒地197亩,修建永久临时道路88条,培训安置当地贫困劳动力4472人,购买当地生产生活物资6.6亿元。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脱贫致富作出重要指示,希望乡亲们把脱贫致富作为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深深的关心,倾诉,托付。在铁路沿线少数民族脱贫的成绩单上,总有铁路亲戚的身影。
2014年12月26日,在站房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三江南站,数万侗族同胞身着最华丽的节日盛装,跳起了《我们来跳舞吧》,以隆重的仪式庆祝家乡首条高铁——3354贵广高铁的开通。
依托贵广高铁与桂林高铁枢纽的无缝衔接,从三江南站坐高铁向西2小时到贵阳,向东3个多小时到广州,向南30分钟到桂林。在旅游高峰期,每天有30多趟动车组列车停靠在这个车站。2021年,全县共接待游客862.9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收入102.48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5.5倍和16.5倍。
“今年春节坐动车回家。”2022年1月10日,在广州打工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村民古文远放弃了骑阿莫的计划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程,帮助三江沿线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如期脱贫,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2016年春,南宁局集团公司做出郑重承诺。
这一刻,董乡和铁路“相亲”了。
2016年5月15日,欢快的侗族乡亲踩着“多叶舞”,迎来了三江南至广州南的“柳州三江”首发动车组。
这一天,三江成为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国家级贫困县中第一个开行动车组的县。
随后,千年侗乡陆续迎来三江南至北海、南宁东、防城港北三趟列车,三江南站列车高峰期超过45趟。动车组的启动缓解了东乡旅游“易进难出”的问题,带着村民们走出去致富“加速度”。
据统计,2016年至2019年,只有32万人口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共实现1.99万户、8.5万人脱贫。广深高铁开通运营近6年后,2020年11月20日,三江县宣布脱贫摘帽。
吴是一个“董姐姐”,也是一个“动姐姐”。她的家在三江县巴江镇平山村,是县里有名的贫困村。10年前,村里种植的优质茶叶因为交通不便,根本上不了路。高铁开通后,全国各地的茶商和游客络绎不绝,茶叶供不应求。吴的父母也是靠种茶脱贫的。2018年,全家搬进了三层半的新房。15公里外同样种植茶叶的步阳村,也从10年前“山高水远步阳村,有女不娶步阳郎”的贫困村,变成了如今家家户户拥有3亩茶园的富裕村。
振兴产业,精准发力,共圆小康梦。
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政府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实招。柳州三江县以其木质建筑艺术而闻名,如鼓楼、于风桥、侗族民居等。它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每个村庄都有节日,所以被称为“百节之乡”。
如何让村民端着“金饭碗”,吃好“旅游饭”?
“利用好高铁这个载体,让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品牌走出去。”广西铁道旅游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志华介绍。10年来,南宁局集团公司通过出台激励政策、打造旅游主题列车、开发高铁押运仪式、探索等方式,推进“高铁列车无轨站”旅游集散网络。
等多种措施,助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振兴。 2018年7月1日,广西首趟“高铁旅游·乡村振兴”主题列车从南宁东站驶出;2020年7月14日,“百趟专列进广西”大型年度文旅活动开启,一列列旅游列车从全国各地开往广西三江、融水等少数民族地区。据统计,2013年至2022年,南宁局集团公司累计开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专列209趟次。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南宁局集团公司依托铁路网和互联网“双网融合”优势,扶持“侗岭山泉”饮用水等少数民族扶贫企业入驻铁路“四网一柜”;抓住节假日期间客流量密集的时机,举办3届高铁市集扶贫产品销售活动,并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打通产销链;连续3年在管内所有动车上滚动播放三江等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宣传片,浏览量超1亿人次。 如今的贵广高铁沿线少数民族地区,一个个综合交通配套项目落地实施,一个个现代化物流园区建成投产,一个个旅游开发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又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夏天,广西各族人民乘着高铁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