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研发、世界领先的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投入运营。这标志着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CR450科技创新工程”全面启动,将为CR450动车组的发展提供最重要的技术支撑和指导,也将为时速350公里安全标准示范线的建设提供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人民铁道网)
1959年,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在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上开工。经过5年的建设,于1964年10月正式通车。至此,世界上第一条高铁建成。高铁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稳定性强,从而启动了高铁建设的大潮。从1970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等欧洲发达国家开始大规模建设高速铁路,逐渐形成了欧洲高速铁路网。
我国高速铁路起步较晚,1998年才完成广深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设计最高时速200 km/h,此时的动车组是从瑞典租赁的X2000摆式高速动车组,这是我国高速铁路的开端。我们采用了当时国际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够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日本和欧洲国家手中,但我们并不气馁。我们需要安定下来,学习,奋斗。
2003年秦沈客运专线开通,开启了中国铁路进入高速的起点。作为中国第一条客运专线,它也将被列入中国高速铁路的里程碑。次年颁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描绘了12000多公里的快速客运专线,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最初,动车组都是高铁国家引进的,我们支付了高额费用,却没有权利拆修动车组。其他国家的维修人员负责动车组部件的故障。我们付出高昂的维护费,却没有资格观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意识到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我们勇敢追求,从“跟随者”变成“引领者”,因为我们不愿意屈服于发达国家核心技术的垄断,不愿意沦为低端制造业的生产工具,不愿意屈服于每一个中国人振兴中华的远大抱负。
从模仿到创新,从和谐到复兴,从进口到出口,高铁在中国遍地开花。从一点到“四纵四横”再到“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国高铁引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