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彦波和李畅
高考季,大杨树站褪去了往年高考时的喧嚣。今年,由于鄂伦春自治旗高考政策调整,大杨树镇考生就地参加高考,高考列车挥手告别。连续19年往返于大杨树和阿里河之间的高考专列,今年退出了历史舞台。
“墨绿色的车身,黄色的丝带,还有高考的特殊情怀,真的很难割舍。”乘坐首趟高考列车的大杨树镇第二中学教师李梦打算在车站拍照。她说,“高考列车承载了我们太多的回忆,是山区孩子踏上人生新起点的‘梦想列车’。”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位于大兴安岭南麓。是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因为高考的考点必须设在旗(县)所在地,大杨树镇的考生都到135公里外的阿里河镇参加高考。由于交通不便,考生和家长要多次换乘公交车和火车才能到达考点,为考试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2003年以来,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考生出行难、交通成本高等问题,哈尔滨铁路局在考生集中的大杨树站开行了开往阿里河考点的高考专列。排队,上车,挥手,告别。洋溢着青春和自信的笑容映在窗户上。伴随着一片欢声笑语,火车穿过大兴安岭的茫茫森林,把高考生送到了考场。
9年来,高考专列来回运送考生3.4万余人,其中7000余人被厦门大学、内蒙古大学等高等院校录取。令人惊讶的是,很多搭上高考列车的同学,选择了反哺家乡。一位归国留学生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是铁路把孩子们送出了大山,又带我们回来建设家乡。高考是我们山区的‘梦想列车’和‘希望列车’。”
9年来,高考专列不断升级:大杨树镇二中教师李柏芳很感慨:“2003年,高考专列刚开的时候,是绿皮车,用风扇降温。列车工作人员表演歌曲和快板为考生加油;2018年,列车升级为空调车;2019年,列车工作人员拿着相机为考生乘客拍摄并打印了毕业照……”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为确保高考专列预定,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提前三个月对接学校,了解考生和家长出行人数,提前送票上门,按照“一班一车厢”的原则售票;提前一个月制定高考专列计划,挑选空调车体,派出年轻乘务员承担乘务工作。此外,为了给学生营造温馨的出行环境,在做好列车车厢消毒防疫工作的同时,还准备了防疫爱心箱、纪念票、铅笔盒等小礼品。并精心制作了一个主题画册,里面有历史回顾、师生寄语等。免费提供给候选人。那年高考期间,唯一的K5117次“共青团号”高考列车冲上微博热搜。
虽然高考专列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公益“慢火车”并没有谢幕。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在林区、矿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地区开行9趟公益性“慢车”,满足公众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