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陕北一片绿油油的田野。一辆复兴号动车组从延安宝塔山下经过。窗外,“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巨幅标语格外耀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革命老区考察调研,多次强调要让革命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中国铁路Xi局集团有限公司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党组的部署要求,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推进陕西铁路网建设,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优势,全力服务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为老区注入了强大的“铁”力。
复兴跑,载着老区人民走向幸福。
人民铁路是为了人民。近年来,Xi局集团公司深入实施复兴品牌战略,着力提升客运服务质量,让铁路改革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2020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陕北革命老区首次迎来时速160公里的复兴号动力集中动车组。火车从榆林出发,沿途停靠延安,向南开往省会Xi。复兴号动车组的运营极大地改善了陕北革命老区人民的出行条件,对发展旅游经济、促进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Xi安客运段列车长李俊立介绍,复兴号动车组自运营以来,深受陕北人民的喜爱,客流不断增加。
张英强是铁路的常客,他经常往返于延安和Xi之间。如今,带着笔记本电脑赶火车,通过“西铁”App在线订餐,已经成为他新的出行时尚。而出行时间从5小时到2小时的便利,以及“算票”产品带来的优惠,让他觉得回家的路不再遥远。
Xi局集团公司持续优化客运组织和客运服务,积极推动陕北融入关中经济圈,当地人民生活方式随之改变。延安站客运车间副主任李珊珊说:“现在‘一日交通圈’带来的周末客流小高峰非常明显。”
2020年,延安市贫困县全部脱贫。铁路部门紧扣大众化、差异化需求,深入实施客运提质计划,让老区人民有更好的出行体验。
游客刘亚是一名教师。她说,“这几年,延安站变得更美了。窗户是洞穴状的,很有地域特色。买票时,售票员不再隔着玻璃和栏杆服务,买票效率更高。"
在陕北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康庄大道上,既有复兴,也有“慢车”助力。
705/7006次列车是在甘中线上运行了24年的公益性“慢火车”,被陕北人亲切地称为“小慢”。
6月10日,7005次列车一启动,列车长赵洁就忙着帮乘客收拾行李。这辆车上,有去洛川的农民工,也有甘泉中学的学生。米脂县高家坬村的村民在火车“市场”的留言板上写下了“家里有几千种优质小米出售”的出售信息。
Xi局集团公司擦亮公益“慢车”品牌,打造惠农、务工、助学专列,助力老区人民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延安是全国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区。5月19日“中国旅游日”,57088辆定制服务列车亮相延安站,旅客驻足拍照。
红色铁路线上的延川县,曾是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所在地。“多年来,铁路运输一直是
同时,延安的小米、吴起醋、甘泉豆腐等因红色旅游成为当地重要产业,延安8个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能源外运,助力老区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
如今,陕北已成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延安人民从“用小米哺育中国革命”变成了“在新时代用丰富的能量贡献光和热”。
去年,根据党中央的部署,铁路迅速开展了保障电煤供应的专项行动。Xi局集团公司实施“挺进陕北”战略,挺起保障能源安全、保持经济社会运行在合理区间、服务国家战略的“铁脊梁”。
在大保当站陕北调度分局,xi局集团公司总调度员葛源与调度员一起布置布局,争分夺秒组织万吨电煤列车下江南。
在神木西站,劳动模范张明普和全站干部职工创下了单日装车1500辆的纪录。
在郝集铁路上,延安机务段“延安”号机车的乘务人员指导司机尹星一整天不睡觉,守着电煤列车的安全。延安运维段开展集中维护会议确保运煤通道安全。
这些“接力”,在陕北汇聚成一个巨大的“能量场”。仅2021年,就有13695万吨石油、动力煤等能源通过铁路运输,源源不断地注入国民经济市场,以实施“防疫”
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担起“铁肩膀”。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陕北形成一大批制造、化工、光伏等新产业,新产业带来新业态。西安局集团公司围绕资源禀赋和新发展阶段优化货运供给,及时帮助企业畅通产、运、销等环节,推动工业产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跨越。 一家新能源公司生产的光伏玻璃“薄如蝉翼”,十分“娇贵”,汽车运输中垫三层毡布还时有破损。延安北站货运员付鹏带着客户去铁路货场现场参观,眼前光专业的集装箱就有十来种,运费一算比走公路节约四成。客户当即签单走铁路运输。“只要货主有需求,铁路就全力以赴。”延安车务段段长张喜俊说。 刘昊泽是延长石油永新坪分公司销售主管,通过在铁路95306App上点一点,成千上万吨的成品油就发往全国各地,他说“这是手心里能触摸到的新时代”。 西安局集团公司围绕保通保畅深入开展货运增运增收大会战、攻坚战,由运输煤炭等单一结构产品延伸到乙烯、铝锭、白油等更多高附加值产品。“陕西造”通过“一带一路”多式联运到达世界各地,让老区群众备感自豪。 延安因煤炭产业而兴,但生态环境欠账是不容回避的问题。党中央深入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在宝塔山、延河边生根开花结果。 西安局集团公司深入推进“公转铁”,大力发展化肥、水泥、砂石骨料等白货集装箱运输,严格煤炭抑尘,发挥铁路对国土开发保护、生产力布局和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作用,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延安革命老区的“绿色行动”一路向北推进,当地的森林覆盖率从33.5%提高到如今的52.5%,实现了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巨变。 路网更通畅,推动老区融入综合交通 党中央非常重视老区发展。国家先后投入专项资金加快推进铁路建设,延安被列入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老区交通发展踏上追赶超越的快车道。 2019年9月,浩吉铁路建成。这是我国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在浩吉铁路开行万吨列车,率先应用了北斗卫星定位等先进科技,让浩吉铁路成为陕北发展的动力新引擎。 2020年1月,陕北又传喜讯,西延高铁正式开工,作为陕西省“米”字形高铁网主骨架的重要构成,延安人民的高铁梦将成为现实。 陕北的铁路网越来越通畅,西安局集团公司牢牢把握铁路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定位,在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中发挥骨干作用。 西安局集团公司将复兴号动车组开行范围从陕北进一步扩大到全省范围,向外开行跨局集团公司长编组列车,让百姓出行更便捷。 在延安工务段延安线路工区,去年,工长谢凯带着一群大学毕业生将管内30公里钢轨整体更换升级,迎接复兴号动车组从宝塔山下经过,这让他们激动不已。 坚持奔向共同富裕路一个都不能少。西安局集团公司持续补强客货运路网短板,启动了货运专用线改造项目,推进甘钟铁路沿线环境整治,让革命老区山不再高、路不再远,让百姓的好日子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进入新时代,三秦大地车流滚滚,复兴号拉着百万老区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