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南方多地普降暴雨,防汛面临严峻考验。铁路各部门坚持24小时值班,充分发挥通信技术的作用,对防汛重点场所和区段实施监控,为列车安全运行提供了最及时有效的信息。在防汛最关键的阶段,严防死守的状态为安全度汛提供了有力保障。
面对持续的阴雨,铁路部门别无选择,严阵以待,认真落实“防、避、抢”总方略,坚持守住列车安全行驶的每一道防线。在河边,在隧道里,在桥上,随处可见的“红卫兵”都在用实际行动守护着铁路线的每一个环节。尽管道路湿滑,饥寒交迫,雨水抽打,他们依然毫无怨言地穿梭在风雨中,冒雨抢修坍塌的线路,及时消除铁路两侧的安全隐患,为旅客出行构筑了一道人工安全屏障。试想,没有他们默默的坚持,旅行会有多安全,多顺畅,多安全。
今年雨水持续,各种隐患不断增加。只有把日常检查和重点检查结合起来,不断检查沿线的重点防洪地点,才能确保真正的安全。以高铁段为例,新开通线路的排水问题,周边外部环境变化后的防洪风险点,都应纳入重点检查对象。特别是一线驾驶岗位,要严格执行“安全第一,时刻警惕,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落实降雨预警管理制度,加强交通调度指挥,加强车机联控和守护机联控。我们宁愿误停,也不愿盲目。只有这样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通过各铁路系统的通力合作,人们喜欢的防洪网形成了,人们乘坐公交车出门的心也更加踏实了。
诚然,除了保证安全畅通,提供物资运输保障也是重要的一环。众所周知,持续的降雨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导致交通堵塞,物资短缺。有了前车之鉴,铁路部门吸取前车之鉴,提前研判,主动担负起提前运送抗洪救灾物资的重任,做到有专为最需要的地方加开救灾列车,开辟绿色通道,确保物资又快又好地运送到目的地。同时,铁路局集团公司积极响应,以雨势为令,以“汛期”新闻为例,迎难而上,让坚强的防汛“长城”站在了防汛抢险的第一线。
雨无情,人间有爱。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汛形势,铁路部门要不断找差距、补短板,加强部门间的团结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化压力为动力,做细做实防汛工作,汇聚起防汛抗洪的强大合力,真正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堤坝,为人民群众出行创造安全稳定的乘车环境。(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