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人民铁道报》以《京雄城际:当好“千年大计”的开路先锋》为题报道了熊静城际铁路。文章指出,熊静城际铁路作为支撑北京新两翼的“动脉线”和雄安新区实施千年计划的“起跑线”,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中国高铁装备制造的一张靓丽名片。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智能高速铁路,熊静城际铁路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围绕“卓越、智能、绿色、人文”的总目标,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绿色设计、智能施工、精益管理”的新模式,多元化发展,打造中国智能高速铁路的新名片。
智能技术,创造智能创新。作为中国建设的又一条智能高速铁路,列车、轨道系统和车站都代表了中国铁路发展和国际铁路建设管理的最高水平,是中国铁路智能化研究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最高集成。首次将BIM技术用于线路全流程、全专业设计,实现了智能桥梁、智能装配设计、钢筋自动加工、智能施工等部分成果,实现了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的三维数字化智能管理。同时,新一代移动通信和牵引供电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并采用先进的列车控制技术,将智能控制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相结合,实现设备的智能安全。真正体现了“中国智慧”,树立了世界智能高铁新标杆。
以人为本,致力于利民。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乘客候车的舒适度,雄安站在国内首次采用了装配式站台吸声墙板,55mm孔洞,玻璃棉夹层,大大降低了列车通过时产生的噪音。同时,为了不影响村民生活,在古坝大桥上安装了全封闭声屏障,将环境噪声降低到20分贝以下,有效控制了高速铁路通过环境敏感区的噪声。灵活的双层立体候车布局满足了乘客多变的候车需求,“车站夹层”的创新设计实现了乘客的“进出站分层、到发分离”,保证了乘客进出站畅通无阻、站内换乘,为乘客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探索“以人为本”的新模式。
进入全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北京至安雄城际铁路的开通和安雄站的建成通车,进一步完善了京津冀铁路网布局,构建了快速立体交通体系。北京西站至安雄新区最快50分钟,大兴机场至安雄新区最快19分钟,实现了雄安新区与京津半小时交通圈,有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强京津与雄安新区联系,提高辐射能力,加快人流物流。
这条支撑北京新翅膀腾飞的“动脉线”,雄安新区实施千年工程的“起跑线”,必将成为雄安“未来之城”建设的强大动力,实现“充满生机”的重要战略意义。这条科技创新、民族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进取铁路,“千年计划”的先行者,智能化、绿色化、以人为本的多元化建设,为“十四五”开了一个好头,起了一个好步,树立了一个新标杆,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承载着美好的未来。(广铁集团袁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