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安
短短7年间,28岁的李冬玉成长为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车辆段公认的商业巨子,他带领团队啃下“硬骨头”,完成了一大批修旧利废、创新攻关的项目,获得了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路技术能手、机车奖章等荣誉。
2015年10月,李冬玉从湖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进入兰车辆段电务维修车间实习。他下定决心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白天查阅使用说明书,熟悉电路元件,晚上学习电气专业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掌握了100多条公交车电气维修原理。
2016年11月,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和过硬的能力素质,李冬玉在动车组机械师选拔中脱颖而出。从事高铁维修工作后,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加强动车组维修的学习。工作中,他反复练习和琢磨保养要领和技巧。
两年的刻苦学习大大提高了李冬玉的业务理论水平和维修能力。2018年11月,在动车组机械师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全能第一名。
2019年1月,在兰州局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兰州车辆段建成李冬玉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作为李冬玉的领队,他每天都和队员一起修旧利废,通过不断的试验,修复动车组上的自维护设备。
房间登记模块、动车组机械门锁、受电弓摄像头盖.对于每台设备,它们都会指出故障原因和维修时间。工作室成立以来,已修复动车组客室LED灯模块、辅助灯照明模块、辅助灯总成1100余个,为购买新的动车组运用维护材料节约资金360余万元。
2020年,李冬玉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不断优化现场维修工装设备,有效解决了现场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其中CRH380B型动车组牵引车及转炉棉滤器分层改进、辅助灯总成修理支架设计、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钳波纹管创新改造三个项目,获兰州局集团公司大众创新成果二等奖。
在李冬玉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带动下,兰车辆段创新高效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年轻技术骨干加入到技术创新、修旧利废的行列中。
奋发向上,激励青春。李冬玉说,现在是艰苦训练和人才成长的黄金时代。作为一名青年工作者,要珍惜发展机遇,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铁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