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世界第三大铁路网,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铁路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基础设施和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衡,经济快速铁路具有较大优势,成为广泛使用的交通方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促进铁路运输的发展,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能源、矿产等重要物资的重要运输方式。铁路承担着85%的木材、85%的原油、60%的煤炭、80%的钢铁和冶炼材料的运输任务。截至2010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约91000公里,仅占世界铁路营业里程的6%,但转换运输业务量占世界的24%。
我国国内大部分长途货物运输和中长途客运主要由铁路承担。截至2010年底,中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和货物运输量分别达到8762.18亿人次/公里和36.4亿吨货物,居世界首位,分别是印度的1.2倍和美国的1.8倍。尽管(2007年底)中国铁路每天运营近3000列客运列车和33300列货运列车,但铁路运输能力不足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到2007年,中国铁路只能满足全国约35%的货运需求;客运方面,客运列车日客运量276万人次,但日均客运量已超过372万人次。“一票难求”,经常出现列车超载的情况,尤其是在春夏季、节假日(如十一黄金周)等客流高峰期。人口与铁路里程的比例仍然不平衡。到2007年,中国铁路人均长度只有6厘米,比香烟还短,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为了消除这个“瓶颈”,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铁路建设。预计到2012年,中国铁路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届时中国铁路客货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将基本得到解决。
我国国内大部分长途货物运输和中长途客运主要由铁路承担。截至2010年底,中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和货物运输量分别达到8762.18亿人次/公里和36.4亿吨货物,居世界首位,分别是印度的1.2倍和美国的1.8倍。尽管(2007年底)中国铁路每天运营近3000列客运列车和33300列货运列车,但铁路运输能力不足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到2007年,中国铁路只能满足全国约35%的货运需求;客运方面,客运列车日客运量276万人次,但日均客运量已超过372万人次。“一票难求”,经常出现列车超载的情况,尤其是在春夏季、节假日(如十一黄金周)等客流高峰期。人口与铁路里程的比例仍然不平衡。到2007年,中国铁路人均长度只有6厘米,比香烟还短,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为了消除这个“瓶颈”,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铁路建设。预计到2012年,中国铁路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届时中国铁路客货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将基本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