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九铁路(Beijing-Kowloon Railway),简称京九线,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北京市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铁Ⅰ级铁路;线路呈南北走向,串联中国华北、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是国家“八五”计划的第一号工程,是中国当时仅次于长江三峡水电站的第二大工程,也是中国国内投资最多、一次性建成的最长双线铁路;为中国“三横五纵”干线铁路网中的一纵。
1983年,中国国务院第一次公布“京九铁路”名称,线路采用兴建新线与合并旧线的方式修筑,分期分段建设运营。1993年,京九铁路全线动工建设;于1996年9月1日全线开通运营; 于2003年1月10日完成全段复线铺设;于2008年8月6日启动全线电气化改造工程; 于2013年2月6日完成全线电气化改造。截至2018年9月,京九铁路正线全长2315千米,设计速度120千米/小时,局部路段提速至160千米/小时,列车最高运营速度160千米/小时。
京九铁路建设意义
北京九龙线北接京哈、南接广州九龙线等4条铁路,中间有7条铁路干线,东西走向有陇海铁路。除承担沿线华北、中南地区的客货联运任务外,还承担东北、西北、华东等区域间的跨区域客货联运任务。大部分的材料通过这条铁路运输煤炭、粮食、化肥、钢铁、石油和其他关键材料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重要的运输能力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和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实施,并已成为中国铁路繁忙干线铁路。2005年,北京九龙铁路沿线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1.2408万亿元,占全国总数的6.8%,是2.12倍,在1995年,超过了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在同一时期,有效促进区域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铁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北京九龙铁路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在沿线的地区,沿着线给农民带来的利益,同时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外出工作,使贫困地区实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并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北京九龙线突出了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环保好等比较优势,对促进沿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北京九龙铁路的开幕式和操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在缓解交通南北之间的紧张关系,改变铁路的“瓶颈”,提高道路网络布局,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综合效益,维护香港、澳门的稳定与繁荣,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适应开放,发展经济,加快革命老区脱贫致富。
1983年,中国国务院第一次公布“京九铁路”名称,线路采用兴建新线与合并旧线的方式修筑,分期分段建设运营。1993年,京九铁路全线动工建设;于1996年9月1日全线开通运营; 于2003年1月10日完成全段复线铺设;于2008年8月6日启动全线电气化改造工程; 于2013年2月6日完成全线电气化改造。截至2018年9月,京九铁路正线全长2315千米,设计速度120千米/小时,局部路段提速至160千米/小时,列车最高运营速度160千米/小时。
京九铁路建设意义
北京九龙线北接京哈、南接广州九龙线等4条铁路,中间有7条铁路干线,东西走向有陇海铁路。除承担沿线华北、中南地区的客货联运任务外,还承担东北、西北、华东等区域间的跨区域客货联运任务。大部分的材料通过这条铁路运输煤炭、粮食、化肥、钢铁、石油和其他关键材料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重要的运输能力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和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实施,并已成为中国铁路繁忙干线铁路。2005年,北京九龙铁路沿线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1.2408万亿元,占全国总数的6.8%,是2.12倍,在1995年,超过了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在同一时期,有效促进区域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铁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北京九龙铁路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在沿线的地区,沿着线给农民带来的利益,同时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外出工作,使贫困地区实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并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北京九龙线突出了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环保好等比较优势,对促进沿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北京九龙铁路的开幕式和操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在缓解交通南北之间的紧张关系,改变铁路的“瓶颈”,提高道路网络布局,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综合效益,维护香港、澳门的稳定与繁荣,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适应开放,发展经济,加快革命老区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