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琼罗廷万)“今年上半年,宜昌外贸总额92.9亿元,同比增长8.4%。百合是宜昌的市花,随着宜昌的外贸业务,也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在国际物流通道上绽放。一天前,湖北省媒体聚焦宜昌自贸区建设多元化、开放式铁路国际物流通道新格局的典型实践。
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的交汇处,是湖北省的副中心城市。过去,城市受内陆城市地理条件的限制,进出口贸易主要依靠江海联运。
中铁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了行业优势。根据路网布局,它已主动与当地政府联系。依托刘娇铁路,以宜昌东站、枝江站、枝城站等重点站为“滩头”,帮助宜昌设计了“宜信欧洲”、“韩毅欧洲”和“宜昌-钦州-巴西古当(马来西亚)”三条国际物流通道,使宜昌能够不断出口生物医药、化肥、罐头食品、钢琴等产品,海外汽车、能源、食品、木材等产品不断进入本地市场,实现互联共赢。
有600多年历史的“长生川”湖北青砖茶,借助千里茶道,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宜昌-钦州-巴西(马来西亚)古当”铁路-海洋多式联运线形成后,宜昌当地的丁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将优质青砖茶运输至广西钦州,然后通过海船运输至巴西古当港,扩大了产品销售范围。该线路的运费与全程海运相差不大,但与江海联运相比,可节省10-15天的路程,成为湖北绿茶销往海外的首选渠道。
从货物运输时间来看,铁路形成的三条国际物流通道比过去节省了50%。这不仅使宜昌与印度、印尼、法国、德国、巴基斯坦、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的企业成为贸易伙伴,也使宜昌本地企业能够更快、更灵活地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