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铁道资讯

隐藏的宝藏储存的记忆爱的道路见忠诚

作者: 2020-03-24 浏览:

几天前,在唐山市一个安静宜人的社区,我们拜访了唐山南站退休8年的老工人辛宝忠。近70岁的新宝忠身体健康,几十年来一直痴迷于铁路收藏。当他遇见我们时,他正在一个新装修的地下收藏室整理旧的铁路物品,这个收藏室有10多平方米。

在他的家里,一张大的菲律宾硬木桌子上有一个铁路闹钟、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使用的拨号电话和传真机,以及他父亲和他本人在执勤时使用的卡车检查锤。两个书柜和一个抽屉柜分别装有各种铁路收藏品、有70年历史的煤油灯、不同时期的货车检查灯、铁路大帽檐帽、铁路制服、带有铁路标志的陶瓷茶杯如路牌等。三个货架上分别装有30吨、50吨、60吨/米的不同规格的轨道,百年前京丰铁路的旧砖,货车的铭牌,赵庄铁路办公楼的建筑板材。在房子的墙上,有16张连体火车票的照片和1907年唐山南站的照片。还有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铁路动车组等。散落在房子里。

半个世纪的铁路收藏

辛宝忠说,在过去的30年里,他收藏的旧铁路物件和收藏品日益增多。他已经把卧室里的三个书架和两个床头柜装满了。直到那时,他才意识到他可以充分利用三个地下室中较大的一个,把它变成一个收藏工作室。他的卧室里主要放满了珍贵的铁路参考书、铁路报纸合订本、铁路肩章、领章、徽章、不同时期铁路员工的工作证、会员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数百张火车票和火车票,而他的其余藏品都在地下收藏室。

四月底,经过大约半个月的紧张工作,新宝忠的地下收藏工作室进行了翻修。他终于有了自己的特别收藏室,再也不用担心他的旧收藏放在哪里了。

新宝忠家族是一个四代铁路家族。他的祖父、父亲和女婿都在铁路部门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当辛宝忠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他的父亲常常把他带到他工作的地方,唐山火车站——号,唐山火车站,唐山徐铁路的始发站。年轻的新宝忠看着蒸汽机车冒着浓烟在唐旭铁路上牵引列车,充满了好奇和无限的遐想。1964年,他去唐山第九中学上初中。作为学校和年级黑板报的宣传员,他有时会找到几份印有他父亲带回家的机车标志的《人民铁道》和《京铁工人》报纸,作为学校为黑板报画小插图的模板。看着这个强大的火车头的设计,他渴望长大后成为一名铁路工人。1967年12月,新宝忠成为古冶汽车厂的一名汽车检查员。不久之后,他开始负责定期更换团队和车间的黑板报。

在新宝忠的家里,一本厚厚的蓝色活页书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是辛宝忠的个人工作档案,里面有他从1967年12月开始的第一份铁路任命书的61份原件,包括2011年7月的退休令,近44年的所有个人工作调动令,以及所有升职加薪和技术职称任命的原件。这些是老铁路工人相对完整的简历。

除了收集这些旧的铁路物件,新宝忠还收集了唐山站的照片,唐山站是中国第一条自建标准轨距唐山徐铁路的始发站,从1881年建设到2013年12月在唐山高速铁路站建设,历时132年,不同年代,不同形态。迄今为止,它收集了中国第一台“龙”型机车以及不同时期的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动车组的照片。他的《人民铁道》、《北京铁道报》和《铁道知识》等出版物反映了中国铁路建设、创新和发展的成就。尽管有些报纸已经发黄了几十年,但它们记录了那个时代铁路的集中发展历史,反映了过去几十年铁路的不断创新,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电动车组到高速列车。新宝忠将收集到的《人民铁道》和《北京铁道报》报纸按年份分类装订成80多册,有助于平时的信息检索。自2011年8月退休以来,他一直坚持每年自费订购一本《人民日报》。他还经常去唐山火车站的行李室找铁路报纸。

为了了解和掌握更多的铁路知识,辛宝忠多次参观中国铁路博物馆。他收藏了8000多张火车站站票(套),包括硬纸板站票、纸质站票、铜金属站票、金箔站票、丝绸站票、银砖站票、金足银站票、黄道四件套站票、《水浒传》 《红楼梦》等世界著名的长卷一件式火车站站票,以及近百套纪念站票。

每一件旧的铁路物件都记录了一段铁路历史,也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去年9月,新宝忠参加了在中国铁路博物馆正阳门博物馆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铁路文化收藏展,展出了多年来收藏的部分铁路藏品,并荣获优秀收藏奖。

与铁路部门合影留念。

自1989年以来,新宝忠利用各种机会前往所有省会和直辖市。无论他走到哪里,他都会在车站前拍一张照片,在售票处买一张火车站的票,然后在铁路局前拍一张照片。为了收集车票,他不得不去他所在的车站买车票。在过去的30年里,新宝忠一直站在全国200多个车站和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的前面。

辛宝忠记忆犹新的是,1979年8月,他花了50美分在北京站前拍了一张2英寸的黑白照片。这是他拍的第一张铁路照片,他仍然保留着这张照片的底片。从那以后,每当辛宝忠出国旅游时,他都要花钱在当地火车站前拍照留念。

2002年2月26日,辛宝忠在铁路局门前拍摄了他的第一张照片。这是他站在北京铁路局仿宋门牌前的彩色照片。后来,北京分社的门牌字体变成了隶书,他一张一张地拍了几张照片作为纪念。去年9月,辛宝忠再次来到中铁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新上市的牌匾

2005年8月,辛宝忠赴新疆参加学术会议。当他听说乌鲁木齐铁路局离他住的酒店不远时,他立即打车到了乌鲁木齐铁路局门口。由于他是唯一一个不能拍照的人,他在咨询了门卫后,让不远处的市民享受凉爽的空气,到铁路局门口拍些照片。2007年8月,辛宝忠赴武昌参加中国科学年会。在酒店报到后,他立即去找武汉铁路局,让路人用他刚买的数码相机给他拍些照片。他非常兴奋。由于不熟悉新数码相机的性能,他在看照片时不小心按下了格式按钮,照片立即被删除。他后悔了。会后,他很快乘出租车来到武汉分局门口,恳求行人帮他拍照,然后心满意足地返回酒店。

哈尔滨铁路局是新宝忠退休后才拜访的铁路局。2011年12月9日,他买了一张去东北探亲的火车票,抽空去了哈尔滨分局。由于哈尔滨局的牌匾在大院内,不能在外面拍照,他让警卫打电话给哈尔滨局党委宣传部,然后被允许进入大院。在向工作人员解释了他的目的之后,他在哈尔滨铁路局的牌子前拍了几张照片,实现了他在全国所有铁路局牌子前拍照的愿望。

该系列兼具文化和情感。

新宝忠常说,每一份旧的铁路报纸,每一张旧的铁路照片,每一张旧的火车票和旧的车站票,每一篇旧的铁路文章都记录着铁路建设和发展的历史。

辛宝忠在铁路上工作了将近44年,从他第一次加入铁路时的一个16岁的男孩,到半个多世纪后的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他对铁路有着深厚的感情,几十本相册里都有与铁路有关的照片。

2010年,为了能够参观中国上海世博会的铁路展馆,辛宝忠乘坐通宵巴士前往上海。排队参观完铁路展馆后,他买了一张上海世博会铁路展馆的特别门票,这是一张纸质的镀金铜纪念票,发行量只有4000套。

新宝忠收集的第一张火车票是20世纪70年代从唐山到徐各庄的黑白硬盘票。票价是0.20元。票面上印着“指定日期指定汽车,列车数量,2天内有效,途经车站”等字样。它非常珍贵。唐山站是中国第一个自建的标准轨距铁路——唐旭站始发站,也是新宝忠的退休单位(2013年8月,唐山南站独立成立,原为唐山站附属站)。这张硬纸板小火车票证实了中国铁路138年的历史。

新宝忠是铁路收藏家,是铁路发展的见证人。在工作期间,他工作了很长时间。他继续在中央、地方和地方报纸上撰写和发表20,000多篇关于新闻和文学的文章、论文和照片。他亲自编辑出版了4部近百万字的作品集,其中《铁之韵》 《铁之缘》 《铁之影》 《铁之梦》,90%是关于铁路的文章和新闻照片,记录了唐山铁路在不同时期和阶段的改革、创新、建设和发展的新闻事件和新闻故事。

为了扩大铁路收藏在社会上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铁路的历史,关注铁路的发展和建设,这些年来,他不仅写下了自己多年收藏旧铁路文章的经验和体会,还在海外版《人民日报》、《人民铁道》、《天津日报》、《河北日报》、《北京铁道报》、《唐山劳动日报》、《燕赵都市报》、《唐山晚报》等多家报纸上发表。接连不断,还接受了许多媒体的采访。他本人也先后宣传报道,唐山电力段工程师李国铭研究唐山铁路历史多年。张,唐山机务段工人,自费经营一个铁路收藏展厅。唐山电业局李痴迷收藏山海关大桥厂铭牌;石家庄火车站员工赵连忠,30年来收藏铁路藏品3万多件。汤山文立和吴秀娟13年来收藏的6000多块旧铁路砖和其他铁路收藏故事已经在10多家媒体上发表。他撰写并出版了中国最早的火车站——唐山南站历史馆和最早的机务段——唐山机务段历史馆。2018年,他还参与了唐山市政协文史信息委员会组织的《《中国铁路源头》》一书的编写工作,该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离开家时,辛宝忠动情地说:“收藏是一种享受,一种文化,一种情感,一段浓缩的历史。虽然我已经68岁了,但收集相关的旧物品仍然是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放弃的乐趣。”作为一条“老铁路”,他表示将继续坚持走铁路收集之路,关心铁路建设和发展

THE END

相关资讯

拉林铁路货运忙
铁龙穿荒漠 沙海变通途
聚焦“四保”目标任务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在沪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