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铁道资讯

李保和的《玉米经》

作者: 2020-03-26 浏览:

七月份齐鲁的高温天气已经持续了好几天。7月12日11点,李保和走进他的家。他正忙着把刚买的30多吨玉米倒进租来的粮库。十多年来,这个粮库一直是他的“聚宝盆”。

李保和来自山东省临清市柳朝子镇北学村,他的祖父母都是农民。十二年前,他成了一名“谷物小贩”,从事谷物加工和运输。

“我们是山东的主要粮食产区。我们的工作是收集和销售谷物。”李保和说,在他的领导下,全村四个村的300多户人家种植玉米。然而,由于当地没有生产和加工玉米的企业,他们必须将生产和购买的玉米运往其他地方,这不仅运输成本高,而且麻烦。

2008年,临清德能金玉米生物有限公司成立,主要从事玉米收购和加工。“当我听说金玉米公司的产品主要通过铁路运输时,我觉得机会来了。”包利一直对商业机会有着敏锐的眼光,他准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铁路运输量仍然很大而且安全,黄金玉米公司对玉米的需求肯定会增加。”

经过多年的努力工作,包利和他的钱变得富有了。“这座小楼有1000多平方米。这是我租的仓库,可以储存2000多吨玉米。”去年,他一口气买了五辆半挂车,并雇佣了五名司机,从而大大提高了供应能力。

随着铁路运输量的逐年增加,金玉米公司淀粉、淀粉糖等产品的年产量从最初的10万吨增加到去年的80万吨。临清有300多家玉米供应商,如包利等。该公司物流部经理朱颖川计算了一张账单。公司30%的产品通过铁路出口到成都、昆明、广州等地,每年节省运费100多万元。

谈到村民的收入,包利和茹素贞说:“省下长途运费,一斤玉米可以多赚2美分,一亩地可以多赚200元,一个四口之家在6亩地的基础上,一年可以多赚1200元。”

种植、采购、生产和运输在这里形成了良性循环。“我们为企业服务,让农民受益,让多方受益,这正是铁路企业应该享有的权利,”临清站站长田自豪地说。

THE END

相关资讯

拉林铁路货运忙
铁龙穿荒漠 沙海变通途
聚焦“四保”目标任务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在沪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