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郑州2月13日电(记者肖培青,王春雷特约记者张倩)2月8日,带着些许“海洋蓝色”进入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从郑州开往欧洲的国际集装箱列车满载“洋货”6个月后返回郑州。
该列车于北京时间1月14日3: 00从德国汉堡出发,途经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和蒙古,2月2日从二连浩特港进入,2月8日抵达郑州。火车装载了41箱汽车零件、高级饮料和其他货物。到达郑州后,41箱货物分别通过熏蒸、检验检疫和拣箱确认程序运至目的地。
郑州陆港发展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荆建勋表示,郑欧班列格的——号航母的返程为欧洲货物通过铁路到达郑州开创了先例。今年,计划有16趟国际集装箱往返列车。
从去年7月18日的第一次旅行到去年底,郑已经成功地完成了13次旅行。现在,该列车已被纳入运行图,成为中部省份国际集装箱列车密度增长最快、供应覆盖面最广的列车。
据了解,满载货物的中国至欧洲国际集装箱列车已成为促进中欧贸易的重要方式,为进一步加快中欧国家间的货物交流提供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