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多奇站队边八词人
年轻的藏族女老师坐在钢琴前,手指敏捷地弹奏着音乐。两个学生带着黑仔去陪她。30多名学生站成四排,齐声歌唱。
学校篮球场上的几个高个子学生在体育老师的组织下正在进行激烈的集体对抗。不一会儿,学生们都汗流浃背。
在综合楼三楼的化学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的学生被分成几个小组,做简单的化学实验。
这一幕发生在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燕京中学。
燕京中学位于芒康县燕京纳西族乡,是西藏成立的第一所中学。1951年8月,燕京小学正式成立。1975年,燕京小学附属于一个初中班。1978年,燕京中学成立。
纳西族乡因其历史上丰富的盐而被称为盐井,是古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我们是一条主要的交通路线,人口众多,历史上各民族之间交流频繁。因此,西藏人民普遍比其他农村牧区更重视教育,教育水平一直很高。这也是西藏第一所农村中学能够在我们乡建立的主要原因。”纳西族乡党委书记索朗·曲宗说。
燕京中学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教学质量。它的毕业率是昌都所有学校中最高的。早在2011年,它就被西藏自治区列为“素质教育改革试点学校”。
芒康弦舞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十多年前燕京中学将其移植到曹中学,并在学生中进行推广。近年来,学校还开设了弦舞课程,邀请当地弦舞的非世袭继承人泽·王人·敦每周来学校给学生们教授弦舞。
43岁的杨志伦(音译)是重庆的一名教师,他曾帮助过西藏。去年4月,他进入西藏,担任燕京中学的副校长,这是“万名教师援助新疆西藏支持教育计划”的一部分。在他看来,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生们很勤奋,学习气氛很好。然而,学习方法仍需不断改进。
据了解,2018年,芒康县投资1457万元实施8个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项目,5187万元实施19个学前双语幼儿园项目。全县初中和小学入学率接近100%。
铃声一响,学生们冲进了教室。不一会儿,郎朗的读书声从教学楼传来,像优美的音符,回荡在深山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