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区综合新闻)4月1日下午,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重新动员和部署协调铁路疫情防控和重点工作,特别是加强安全监管,稳定安全形势。铁路沿线的所有单位立即采取行动,制定了具体计划。以更严格的工作标准、更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更大的努力,全力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整改,确保铁路防汛安全,坚决维护铁路运输安全稳定。
国家铁路集团直属各级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支部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全程视频电话会议精神。通过结合在线和离线学习。他们迅速将思想和行动融入党的领导班子的决策和部署,充分发挥组织专业职能部门的作用,深入扎实地组织开展了以确保高速铁路和旅客列车安全为重点的铁路运输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加强了对安全生产第一线的指导、监督和控制,维护了铁路安全形势。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铁特种物流有限公司、中铁快运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立即传达了国家铁路集团党组会议精神,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和实际部署,制定了实施方案,要求各级组织各司其职,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针对高速列车和旅客列车的安全问题,铁路管理集团和公司对铁路运输隐患进行了深入扎实的调查和专项整治,全面保障了铁路的安全。中铁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加强了对汛期行车过程的控制,加强了防汛监控和预警,严格组织汛期行车,进行了雨检。中铁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紧紧围绕高铁和客运列车安全开展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各级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都被划分到不同的部门,享受不同的保险。对新开通的大高速铁路和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路等未被洪水淹没的重点路段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行车设备春季检查和检查,加强了高铁、干线和动车组、客车、机车的检查和改造,优化了改造计划和方案,确保了行车设备的稳定性。中铁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已将高速铁路、动车组和繁忙干线列为重中之重。建立了发现的各类隐患和疾病数据库,纳入问题数据库和防汛预案,并逐一进行针对性整改,坚决确保安全。中铁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高速铁路环境安全整治成果,与山东省建立了铁路沿线环境联合整治长效机制,推进了高速铁路“双长”制度的实施,围绕防汛抗洪等重点隐患,实施了道路和场地联合排查整治。中铁Xi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主动预防、预警、主动规避风险、果断处置”为主线,对山区铁路防洪实施“全力量、全过程”的理念。中铁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
结合当前形势,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铁路安全的政治红线和专业底线。中铁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和五个区域检查组,开展专业保障和安全监管专项检查。它还要求在重大检查中加强政治责任,强调薄弱的安全意识和虚假的安全做法。中铁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完善了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制定了复工生产安全措施和任务清单,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按照“专业责任、检查、保证、综合监管”的要求,中铁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和13个检查组,重点突出风险、重点隐患和薄弱环节,深入开展一线检查、保证和监管,督促闭环整改,确保整体安全稳定。中铁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将于4月15日前组织召开局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单位两级领导安全反思民主生活专题会议,深入调查处理安全不安全、安全观念偏差、安全意识淡薄等突出问题,并组织对比检查和反思。中铁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建立并完善了对局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逐段、逐行、逐节的监督检查。要求各单位主要领导对重点防汛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在线控制。营业部将安排全覆盖的干部。防汛办公室将加强组织协调。同时,将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安全监管等部门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形成工作联动机制,督促各级干部认真履行中铁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明确指出的防汛、施工、行车设备质量、调车作业和防火是当前安全工作的重点。对于每一把安全钥匙,都制定了硬而易操作的措施,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铁路局集团公司在抓好安全工作的同时,进一步适应国内外防疫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及时完善铁路防疫战略和对策,有效推进客货运输、铁路建设、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中铁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一直密切关注建设项目和公共安全控制的恢复工作和生产。对进京列车实施了严格的高等级防疫措施,牢牢守住了进京第一道防线。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已向中越边境河口北站和山坡站派出工作组,从加强输入性疫情防控、不断加强车站车辆疫情防控、切实加强内部疫情防控三个方面检查疫情防控工作。还对昆玉线主要站区进行了防疫和控制检查,以“一人一车一漏”进行海外防控。中铁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加强了对入境旅客的管理,及时掌握入境人员的相关信息,通过温度监测、开通专用入口通道、确认隔离座位、加强列车管理、进行航站楼消毒等措施,有效保障了旅客和铁路职工的健康安全,防止了新发肺炎从境外输入和铁路传播。中铁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在抓好防控的同时,全面推进“以货补客”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