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工期紧张和复工延误造成任务繁重的不利因素。信号操作团队没有相互依赖。积极与当地防疫部门联系,在满足当地防疫要求的情况下,促使工人尽可能恢复工作和劳动;在内部,充分发挥操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加班加点,早上6: 00离开施工现场,晚上10: 00下班后返回现场,明确作业标准,严格控制作业质量,确保施工一次达标。
运营团队主要负责潍坊至莱西铁路“四电”系统及相关项目的整合,包括潍坊北至平度的70公里自动闭塞及昌邑南站、王伯村站的建设任务。其中,1号中继站信号楼已被列为威来高速铁路“首件定标”工程的重点项目。从4月8日开始,行动组的女孩们每天早上5点起床,早上6点进入信号楼。根据值班人员的数量,他们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根据布线、焊丝和工艺的详细设计要求,他们每天直到22点才下班,直到4月28日才顺利完成信号楼的所有施工项目,并达到校准和评估条件。
“首件校准”项目完成后,操作团队的女孩们一刻也没有停止。在5月1日,他们来到继电器盒接线第二部分。该段高架桥接高架桥,其中胶莱河大桥长22.45公里。为了增加在桥上工作时的有效作业时间,作业队的女孩们一整天都在加班,甚至午餐都直接送到山东省昌邑市的施工现场,那里五月的天气由冷变热。当每天的风力达到6-7级时,气温可以在早上穿薄棉衣。中午时,温度已达到34,在满是钢筋和混凝土的桥面上工作时,作业环境温度接近50。衣服又湿又干,但没有人缩水。
不同的战场在倒退,不同的青春在燃烧。
当被问及他们是苦是累时,他们回答说:“我们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我们必须做好每一项工作。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汉防疫英雄的救援相比,这个建筑工地一点也不难。”(王秧歌、邹、康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