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铁路建于1898年,连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辽宁省大连市。它长达944公里,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交通命脉。1994年,哈大铁路开始电气化,结束了中国东北没有电气化铁路的历史。在改造过程中,牵引供电技术由德国制造商提供,成为中国第一条完全采用德国牵引供电技术的电气化铁路。它已经使用了20多年了。随着我国铁路技术的发展,哈大铁路迎来了新的突破。从2015年开始,哈大铁路牵引变电所将逐步实施国内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代之以国内“供电脑”。
铁路仍然被认为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工业革命后的历史表明,如果一个国家有一个由铁路连接而成的经济网络,它所包含的能量将不断为经济腾飞注入动力。在国际竞争格局中,中国铁路技术建设完成了从“跑者”、“同行”到“领跑者”的跨越,其成就举世瞩目。
回顾中国的铁路发展,1865年英国在北京宣武门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拉开了列强在中国修建铁路、用铁路瓜分中国的序幕。1964年,日本的高速铁路新干线通车,中国正努力为蒸汽机车建造一条公共铁路。1993年,欧洲-日本高速铁路进行了反复更新,我国铁路的平均速度仅为每小时48公里。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铁路技术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中国的铁路即将起飞,进入21世纪。中国的铁路技术发展迅速。创造了许多奇迹的青藏铁路于2006年竣工通车。京津城际铁路是第一条城际高速铁路,于2008年建成通车。铁路技术取得新突破。今天,中国拥有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里程和世界领先的高速铁路技术。在中国各地修建自己的铁路并划分其势力范围的国家现在正争相与高铁合作。
如果一个国家想创造自己的道路,真正的问题必须自己解决。综合自动化系统作为自动化监控、测量、自动控制、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的综合自动化技术,是电气化铁路的“供电脑”。哈大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后,20多年来一直依靠德国的牵引供电技术。现在整条生产线已经升级为国内综合自动化系统,由国内“电源大脑”取代。这是中国电气化铁路快速发展、牵引供电技术不断完善、微机保护技术日趋成熟的具体体现。适应国内运营条件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必将应用于更多的铁路线。
哈大铁路成为国内“供电脑”只是中国铁路技术从落后走向领先的冰山一角。放眼祖国,从北方地区到岭南山川,从雪海东北部到江南水乡,无论是密如蛛网的铁路线还是日夜运行的高速列车,中国都拥有许多自主创新技术。从落后到领先,中国铁路技术的崛起已经全面启动。(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