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坞站的设备和设施遍布北京、天津和河北。如何做好集中修期间的人员聚集和大规模的机具动员工作,是该车辆段高质量完成集中修任务的新课题。
点名、体温测量、材料清点、车辆消毒.5月1日,茶码头区的“天窗”在7点钟开始。凌晨3点,施工人员已经起床了。大石庄宿舍有385名施工人员。3点30分,通过测温的施工人员陆续上车。现场防疫监督张启军表示,为了解决施工期间工人的工作距离、休息和就餐问题,每天都在北新堡和大石庄两个集中住宿区安排专门人员对工人进行严打。每个建筑工人都配备了一个固定的杯子和饭盒。采用分开就餐和取水的方式,以确保施工人员不会拥挤或聚集。
上午8点,正在现场为施工人员添加备用口罩的防疫控制小组副组长王玉忠告诉遵化市东北岔区施工现场:“所有参与集中抢修的施工人员都提前接受了防疫控制培训。我们都有专门的人员来示范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并科学地消除防疫。”鉴于集中维修过程中人员流动性大、范围广,本节提前与北京相关部门协调,为北京、天津、河北的施工人员申请健康代码认证,使每个人都能“带代码”出行。中铁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营集中建设专用公路列车。它鼓励施工人员点对点和“一站式”进出作业现场,以减少人员的跨区域流动。
“自天窗开启以来,每个人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作业上,因此施工前应严格执行温度测量和消毒等预防措施。”在北新堡与延庆之间的大型机械清洗筛选施工现场,延庆线车间党支部书记赵表示,在给员工测温的同时,还对工具、材料和大型机械进行全方位消毒。负责施工的宋表示:“除了提醒大家戴口罩,我们还通过优化劳动组织和吸引小型作业单位来减少密集接触。”在大秦线今年的集中维修中,首次使用小型机械进行换枕施工。每3个人就有一台换枕机,每台换枕机相隔20米。小单元模式操作阻止人员聚集。
5月1日至5日,茶叶码头段完成机械筛分14.488公里,大型机械捣固52.01公里,6组道岔道碴,955根轨枕,小型机械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