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铁道资讯

铸造“生命之舟” 彰显铁军力量

作者: 2020-05-08 浏览:

本报张毅

黄喜生

中铁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梧桐苑三期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面对新的冠状肺炎疫情,先后自告奋勇参与了火神山医院和七所收容所医院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技术全面,业务能力突出。提出的跨越高速铁路商业梁的方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证书。2018年,他主持成立了“黄喜生创新工作室”。

当4万多名白衣士兵来到荆楚抢救死者和医治伤员时,4万多名建设者也从四面八方汇聚武汉,与时间和疾病赛跑,建造被视为“生命之舟”的急救医院。

中铁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吴彤院三期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黄希生就是这支施工队伍的一员。

“我是党员,让我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强烈的战斗邀请说明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

他为霍申山医院的建设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并转而建设七个方舱医院。他始终奋战在第一线,带领突击队不顾艰难险阻,日夜奋战,一次次高效优质地完成任务,创造了“工程奇迹”,展示了铁军的实力。

“确保任务1的完成

4月24日,武汉五通苑三期工程施工现场,“第二节劳动竞赛”的红旗号在施工现场格外显眼。数百名工人戴着面具支撑模板,并在屋顶绑钢筋。现场机器轰鸣。"自上一个组织成立以来,目前的建设没有受到很大影响."黄喜生说:“由于疫情,每个人都更加关注个人安全和卫生,变得更加团结。我们有信心赶上进度。”

一个月前,刚刚结束家庭隔离的黄喜生立即重返工作岗位。像以前一样忙碌,作为项目经理,他还肩负着防疫领导小组组长的重任。偶尔,他的思绪会回到火焰山,回到收容所医院,想起那些彻夜不眠的日子。

时光倒流了。1月30日,中铁十一局集团建安公司驻湖北省武汉市分公司接到武汉市防疫指挥部的紧急通知:霍申山急救医院建设正处于攻坚阶段,急需大批焊工和钢结构工人的支持!

流行病是一种秩序。"我是党员,放开我."黄喜生当时在武汉工地值班,他首先向公司申请参战。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他和项目部党支部书记赵开庆组成了由23名钢结构专业人员和4名管理人员组成的突击队,还准备了10台电焊机和足够的电线、电缆、焊条、头灯等设备。

施工现场是战争经常到达的施工现场,黄和胜工人开始分秒必争地工作。电焊、钢架、钻孔.一切都在高效有序地进行着。黄喜生经常嚼方便面来充饥。最终,他们如期完成了火神山医院重症监护室55根钢结构柱、2圈钢管柱围栏和7根屋顶钢桁架梁的施工任务。

当时,武汉正处于防疫和控制的关键阶段。多一张床意味着多一个希望。2月4日10: 00,建安公司接到另一个救援任务:参与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的建设。该公司决定在原霍神山医院建设支援小组的基础上,部署精锐部队参与建设。得知这个消息后,黄喜生又主动请缨了。当公司领导问他是否需要配备更多的管理人员时,他说:“多一个经理会增加严重感染的风险。我和赵书记将领导这个小组。我们有

2月5日中午,黄喜生第三次接到紧急任务后返回岗位。“黄经理,武汉地铁公司建造的武汉客厅避难所医院A区需要我们的紧急支持。第二天收容所医院将接收病人。公司命令你立即带领一个团队给予支持。”“收到,保证完成任务1

(版本2旁边)

采访笔记

铁路士兵的精神照耀在火焰山上

作为"第二代铁血战士",黄希生说他特别羡慕父亲的铁血战士,因为他们有能力去打仗,有成就。受童年时代的影响,并扎根于25年的建设第一线,铁道兵的精神早已融入他的血液。他通常是安静、谦虚和低调的,但他非常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不畏艰难险阻,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他从基层员工一步步成长为优秀的项目经理,在关键时刻成为员工心中的“定心丸”。

“我是党员,放开我!”当抗击“疫”的号角吹响时,黄生像当年的父亲一样,临危受命。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从霍申山医院到七所收容所医院的建设,他带领团队不断挑战极限。他饿的时候嚼一些方便面,累的时候拿着隔板喘口气。他日夜无私地战斗。他说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快点,快点,医院会建得更早,病人会更早入院。钢铁力量无所畏惧,奋力撑起“生命之舟”,我们清楚地感受到钢铁战士的精神正在被继承和升华,成为新时代钢铁建设者继续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

THE END

相关资讯

拉林铁路货运忙
铁龙穿荒漠 沙海变通途
聚焦“四保”目标任务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在沪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