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千里眼”监测保平安 真空降水技术除“水患” 北京地铁17号线凭硬核科技成功下穿特级风险源

作者: 2020-05-09 浏览:

北京(黄金山武镇)日前,中铁十八局集团市政公司承建的北京地铁17号线十里河站至潘家园西站右侧隧道安全顺利通过了地铁14号线十里河站特殊等级危险源。累计沉降值控制在1.9毫米以内,满足技术控制要求,为后续的左线穿越积累了宝贵经验,标志着工程进入新的施工阶段。

北京地铁17号线是一条穿过中心城市南北的轨道交通干线。它位于一条高容量等级的快速线路上,全长49.7公里。所有线路都在地下,共有20个车站和9个换乘站。该线路将昌平区、朝阳区、东城区和通州区串联起来。通车后,将采用全自动驾驶技术,最高时速为56分钟,完成全程。支持和推动亦庄新城站区、闹头工业区、朝阳港、中央商务区和未来科学城的发展。同时,为潘家园、太阳宫、望京西、天通苑等城市的重点居住区服务,为北京东部居民带来便利,实现客流的快速引导和疏散。

中铁十八局集团项目经理徐阳平表示,北京地铁17号线十里河站至潘家园西站区间地下开挖段从盾构接收井开始,先后穿越十里河站2号联络通道和14号线十里河站,被列为17号线土建工程特殊风险源。穿过十里河站的地下开挖段长度为25m,初期支护结构距底板仅2.7m。由于水位高、流量大、地质复杂、地层自稳定性差,易发生坍塌事故,对既有线的沉降控制要求非常严格。同时,既有线路的运行对地层造成振动,增加了施工难度。

为确保十里河站的安全穿越,项目部在施工前多次组织专家进行“咨询和摸底”论证,以施工沉降控制为目标,从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入手,不断优化施工顺序、注浆工艺、开挖方法和风险控制体系,确保设计方案与现场施工的无缝衔接。特别是在没有地面降水的情况下,采用全断面注浆止水、增设临时仰拱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沉降,加快施工进度。

现场技术人员根据灌浆规范,随着地质条件的变化,不断优化和调整施工现场的灌浆参数。他们对灌浆孔的布置和浆液配合比进行了几十次试验和测试,详细记录了试验数据,综合分析了最适合现场施工的参数。同时,针对开挖作业面存在的残留水,采用孔内局部真空降水的方法,确保开挖过程中不积水作业,确保施工安全。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项目部设置了前端风险监控摄像头“千里眼”,将施工现场的实时图像传送到项目部指挥中心,从一开始就掌握施工现场的动态。在现有十里河站设置静态水平自动监测,结合人工监测,动态准确掌握既有线沉降状态。

在中铁十八局开展“反对”四种主义、创造“四种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两个优势、一个提升”活动和实施“三大改革”的关键时期,北京地铁17号线13标段项目部迅速组建“党员先锋队”,确保优质风险源的成功渗透,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积极应对施工中遇到的困难。网站管理员

THE END

相关资讯

深汕场平项目二标主体工程竣工交付
暑运收官 凯里车务段累计发送旅客119万人次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提高防诈意识 守护财产安全】
再见了!为中国铁路付出百余年间的“小车站”——棠溪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