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至周目铁路电气化平纵转换工程第一标段长度超过150公里,多条线路长度难以管理。为此,实验室结合工程实践,克服了管段距离长、施工专业复杂等不利因素,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协助施工和生产。
该项目横跨哈尔滨市、尚志市和阿城区。特别是自4月初复工以来,由于新皇冠疫情的影响,不同城市和地区不同的控制政策给其正常的抽样检查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4月25日,疫情得到严格控制,进入尚志市K128立交桥现场的钢筋急需检查,否则将影响正常施工。实验室主任刘涛带领大家驱车100多公里,走了一定的距离将检验申请材料送到指定地点,联系现场技术人员签字后返回现场,整个过程没有任何联系,满足了施工和生产的需要,保证了防疫的安全。经过不懈努力,截至5月15日,他们完成了49组钢筋原材料试验和26组焊接试验。同时,对K38、K40、K63等4座立交桥施工现场引道基础土方进行了压实度检测,共检测到378个压实度点,并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所有原材料进行了随机检测,完成了4组水泥、6组粉煤灰、4组外加剂、6组细骨料和16组粗骨料,确保了疫情期间施工和生产的迫切需要。
目前,随着工程的全面恢复,各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浇筑量日益增加。每两天从现场取回30多组混凝土试块,并送至标准维护室进行维护。由于现场人员不足,试验人员主动承担起试块的装卸任务,同时对试块进行分组编号。在检测过程中,严格按照铁路质量监督站的相关规定,及时将混凝土试块、钢筋原材料、焊接件等所有数据上传至铁路公司信息管理系统,确保随时追溯被检测原材料的使用情况,实现检测管理的信息化,为提高工程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杨静弗罗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