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铁道资讯

“自强”才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的复兴路

作者: 2020-05-26 浏览:

5月24日,人大代表、江苏万顺机电集团董事长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江苏代表团时建议,沿京杭大运河文化带规划一条“京杭高铁第二通道”,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目前,提案已由江苏、山东、河北、北京、浙江等地的31名NPC代表共同签署。(澎湃新闻,5月25日)

建设“京杭高速铁路第二通道”的建议主要是基于京杭大运河文化带沿线的快速交通网络尚未形成。只有京沪高速铁路连接了京津高速铁路沿线的几个城市(县市),影响了大运河文化带的传承、开发和利用。

京杭大运河开凿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时期,疏浚于明清时期。它是世界上最长最大的古运河。它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与长城和坎儿井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的三大工程,并一直沿用至今。其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历史内涵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现有高速铁路网相对发达的道路、航空和东部城市来说,高铁元素的整合对大运河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真的有重要意义吗?有必要修建另一条高速铁路线来刺激大运河经济的繁荣和复兴吗?运河经济和文化再一次繁荣,难道没有其他选择吗?

众所周知,高速铁路因其高速、舒适和便利,已经成为现代交通的高质量选择。“京杭高速铁路第二通道”的建成,必将给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居民带来更多的便利,也将给运河沿线的旅游业带来好消息。但是,目前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宁杭城际铁路、杭甬铁路和苏南沿江高速铁路,虽然不能直接到达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城市,但已经可以通过中转满足运河沿线的旅游需求。此外,建设高速铁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这也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此外,高速铁路后期的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将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不可否认,随着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内河运输市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运河沿线的城市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重要。这是现代交通方式创新和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大运河的经济和文化真的会特别发达和衰落吗?当然,答案是否定的。

俗话说,“君子自强不息”,京杭大运河沿线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不是靠别人,而是靠自己。作为一条存在了2500多年的古运河,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是不可替代的。只要方法得当,努力到位,21世纪的大运河仍将在霓虹灯下发出独特而灿烂的光芒。

目前,京杭大运河的七段中,通惠河、北运河和南运河已基本停航。泸运河只能用于季节性航行,而其余的中央运河、李运河和江南运河都有良好的航行条件。中央运河可由500至700吨级的拖船引导,李运河甚至可由1000吨级的拖船引导。诚然,大运河南北段之间航行条件的巨大下降是与自然降雨分不开的。然而,航道年久失修、水源改道和蓄水不足也是导致航行条件恶化的重要原因,甚至是根本原因。例如,在南运河,由于岳城水库的蓄水在上升

因此,笔者认为,与其大张旗鼓地建设高速铁路,不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通航条件入手,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通过疏浚河道、修建码头、水库、改善船舶、引进大型文化旅游项目等方式,逐步恢复大运河的交通生态和旅游生态,让大运河的血液重新流淌。

THE END

相关资讯

拉林铁路货运忙
铁龙穿荒漠 沙海变通途
聚焦“四保”目标任务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在沪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