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铁道资讯

逐梦京沪谋新篇

作者: 2020-07-07 浏览:

本报杨建光

钢铁巨龙飞越南北,汽车疾驰数千英里。

今年6月30日,京沪高速铁路投入运营九年。在北京和上海之间,这条铁路就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中国高铁的辉煌和梦想,铭刻着铁路人的深情和拳头。

京沪高速铁路自2011年6月30日投入运营以来,以其安全、便捷、快捷、舒适、经济的运营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沪高铁共运送旅客11.19亿人次;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连续安全运行3289天。

经过九年的努力,京沪高速铁路正变得越来越成熟和完善。在建设交通强国、引领铁路的新征程上,为人民的更好生活提供旅游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交通支撑。

没有终点的安全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永恒主题,是京沪高速铁路的生命线。“世界高铁看中国,中国高铁看北京和上海”的定位,决定了京沪高铁安全运营的极端重要性。

京沪高速铁路开通以来,京沪高速铁路有限公司、中铁北京、济南、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不断探索高速铁路安全管理、调度指挥、交通组织、设备维护等机制和制度,构建了不同系统、不同层次的京沪高速铁路安全运行体系,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高速铁路安全保障体系;与此同时,道路与土地携手,全面推进高铁外部环境安全改善,确保京沪高铁安全稳定运行,为高铁安全运营树立新标杆。

近年来,京沪高速铁路公司坚持深化标准示范线建设,深入探索安全运营规则,积极把握安全风险管理主动权,确保全线公共工程、房建、消防、供电、通信、信号、信息设备良好运行状态。

为了保证高速列车的高舒适性,京沪高速铁路的维护标准堪称“世界最高”:两条钢轨之间的落差不得超过0.3毫米,道岔芯轨和尖轨的降低值误差不得超过0.2毫米。这样的高标准“迫使”京沪高速铁路的人们探索科学的维护模式。近年来,公共工程、电力服务、供电、生产和生活一体化维修体系在京沪高速铁路整个工区全面实施,提高了“天窗”的利用率和维修质量。

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现场作业的标准化、检查和整治的规范化、检测手段的现代化、精细维修的专业化和安全投资的制度化,是京沪高速铁路公司总结的“六化”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夯实了安全基础!

京沪高速铁路的安全基础雄厚,使子弹头列车能够快速稳定运行,人们出行时更加务实。2017年9月21日,复兴率先在京沪高速铁路上以350公里的时速运营,为世界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树立了新的标杆。

自今年COVID-19肺炎爆发以来,京沪高速铁路公司全面落实了中铁三局集团公司的防疫和控制要求,并全力投入防疫和控制工作。在客流急剧下降的情况下,它仍然运行足够的列车,并实施座位间售票计划,以确保乘客安全出行。同时,为一线工作人员配备防护眼镜、口罩、消毒剂等防护用品,实行轮班制

九年来,京沪高速铁路公司树立了全新的服务理念,通过科技手段不断创新拓展客运服务内容,实现了京沪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的高智能化和高质量,提高了旅客满意度,增强了人们的自豪感和自豪感。

京沪高速铁路公司把提高服务质量作为深化京沪高速铁路标准示范线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专业化突破的关键。镜头没有改变,强度也没有降低。完善完善客运服务的相应措施,大力推进品牌实施战略,全面推进标识设计、商标注册及相关推广、使用和保护,使京沪高铁的品牌形象提升到更高水平。

(向下到版本2)

THE END

相关资讯

拉林铁路货运忙
铁龙穿荒漠 沙海变通途
聚焦“四保”目标任务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在沪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