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上半年,中国铁路集团公司党组认真贯彻落实金平总书记关于协调推进防疫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带领全路干部职工扎实做好“六个稳定”工作,全面落实“六个保证”。围绕“五个保证、五个实效”的目标任务,激发推动铁路优质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多条新线开通运营和多项指标创新,在决战中战胜贫困。从今天开始,本报将推出三个系列报道,从年中数据看中国铁路的活力。
盛夏时,植被茂盛,生机勃勃。在纵横祖国大地的铁路线上,汽车像龙一样行驶,货物像水一样流动。今年上半年,在180多个昼夜中,货运“排长队”一路响着风笛,不断为COVID-19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耗尽了货运优质发展的“加速器”。
7月初,铁路货运年中记录刚刚发布:国家铁路平均每天装载152,600辆汽车,同比增长3.4%;一天之内装卸了多达170,867辆汽车和183,971辆汽车,创下了新的记录。
上半年,被称为宏观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运行晴雨表的交货量达到16.93亿吨,同比增长3.6%。红色指标向世界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即中国的经济动能已经恢复。
非常时期显示了铁路的力量
爆发是命令,预防和控制是责任。铁路部门积极发挥骨干作用,全力确保运输安全畅通,树立钢铁骨干,打赢防疫斗争。
非常时期,全路同心协力,采取非常措施,调整运力,开通全天候“快递”模式,开通快递绿色通道,日夜组织力量运送物资和各种防疫人员。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中国人民聚集在一起,通过万里铁路向抗击艾滋病的前线城市送去关怀和希望。
由于我国恢复工作和生产,受疫情影响,全社会的物流需求总量较弱。此外,免费公路政策影响了铁路货运市场,铁路供应不稳定、不确定,困难和压力交织在一起。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一场大战争,也是一场大考验。铁路货运系统主动出击,以“紧急情况下采取非常措施”的智慧和勇气,在危机中培育新机器,在变革中开辟新局。
每周六,中国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通常会与各铁路局集团公司举行一次货运增量电视对话会,检查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促进货运增量的建议;制定与铁路局集团公司工资总额挂钩的货运增量考核办法和货运站段货运增量考核奖励机制,全面加强货运增量的组织领导,调动铁路局集团公司货运增量的积极性。
铁路局集团公司主动开展煤电大学客户总部营销,加大对中国大连协会合同履约的监管力度,协调非热煤“公共铁路”运输,努力确保铁路基本供应;采取分阶段特殊价格策略,准确确定“一价”增量项目,积极推进冶炼、采矿等大宗货物运输建设;分阶段将部分货运杂费减半,协调降低合资地方铁路运价,优化调整交通流路径,降低成本等措施
供应78%以上煤炭的中铁Xi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公川铁路”的运输。自6月份以来,每日装载能力一直保持在10 000多辆。今年前五个月,濠济铁路每天运营13列火车,6月达到每天18列。与此同时,代表中国重载铁路的——大秦铁路的运输潜力也得到充分释放,上半年单日运量达到新高。6月18日,大秦铁路运量为138.42万吨,超过2018年6月10日16000吨的历史纪录。
整个铁路货运系统协调主要发电企业尽可能利用铁路运输煤炭,通过稳定煤炭运输稳定货运底板。半年来,货运系统没有放松,密切关注和分析火电企业发电量、直供电厂存量等关键指标的变化,协调煤炭供需双方密切关注中长协会合同履行情况。这是道路与企业双赢的战略合作,也是道路与土地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有力举措。
3月14日上午,一列由50辆车组成、装载100个集装箱、总重3200吨砂石的专列缓缓驶入北京大红门货场,标志着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尾矿资源专列“公川铁路”开通。丰宁县县长杨宪军高兴地说:“开通‘公交铁路’绿色通道是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要实践
不仅煤炭,铁路部门也积极争取运输冶金、化工、水泥、建材等非热煤散装货物。货运系统积极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在稳定散货运输的同时,以集装箱发展为货运增长的主要方向,加快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整合,为货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了降低“公交铁路”运输的物流成本,铁道部不断创新服务,大力推进“变散装”工程。35吨开顶箱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有效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自今年年初以来,集装箱装载量达到了新高。5月份创下单日装载6次的新纪录,日最高装载33628辆,实现“三个第一”,为增加货物运输和收入提供了新的动能:全月集装箱日均装载量首次超过29000辆,全月集装箱日均装载量首次超过货物装载量的18%。 整个月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今年首次达到40%以上。
(下到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