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中铁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的京广线龙泉村站铁路专用线上,装载的小麦在阳光下呈现金黄色。在收获季节,中原粮仓满了。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为河南省粮食运输提供10%到20%的折扣,67个办理粮食运输业务的站在一周内运送了2000多辆夏粮。
让位于农业是铁路帮助河南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缩影。
在仲夏的七月,中原充满了生机。火车穿越城市和乡村,给中原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也给河南人民带来了更好的小康生活。
铁路建设为发展铺平了道路
7月1日,阳光照射在郑州郑东新区分散的建筑上,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光。站在素有“大玉米”之称的黔西广场58楼,环顾郑州新城区,人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发生的巨大变化。“大玉米”以东是郑东新区的标志性建筑郑州东站。该设计灵感源自国宝“莲鹤方壶”和“双连壶”,从空中俯瞰汉字“钟”。郑州东站总建筑面积41.2万平方米,16个站台,32条轨道,是河南省单体建筑面积大、工程复杂的城市建筑。
这是一个整合并推动城市发展的高速火车站。郑州东站运营之初,每天只有3000名乘客,但目前,每天平均发送的乘客人数已经超过10万。车站周围有60多栋办公楼,拥有2.8万家国内外优质企业,高星级酒店鳞次栉比。这一以高铁站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群迅速聚集经济要素,带动旅游、物流和服务业发展,形成成熟、活跃、强大的高铁商圈。从某种意义上说,郑东新区也是“火车拉的新区”。
中原通,鲁路通。河南“米”字形高速铁路是在京广高速铁路和徐岚高速铁路“十”字形的基础上,加上郑州至万州、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合肥、郑州至太原的高速铁路而形成的。
2019年12月1日,郑渝高速铁路正襄段、郑福高速铁路和京港高速铁路上河段三条新的高速线路于当日开通。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使中原的交通更加便利。同一天,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小姚镇党委副书记乘坐高铁“带货”,让乘客免费品尝小姚镇胡麻辣汤。据介绍,小姚镇5.6万注册人口中,有2.6万人在全国从事胡麻辣汤产业,年产值近5亿元。过去,西华县没有铁路,所以人们出去做生意,不得不乘公共汽车去郑州、商丘和漯河换车。“高铁已经开通运营,胡辣汤在小姚镇的名声就更大了。”赵小维说。
铁路建设的快速推进已经成为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兰考南站乘务员张是兰考人。2016年9月郑州至徐州高速铁路开通后,他从兰考站搬到了兰考南站。兰考,一个有两个车站的城市,让他感到自豪:“从兰考乘高铁到郑州只要半个多小时。现在,高铁已经成为兰考人的通勤车。”
高铁开通后,一些知名企业落户兰考。大学毕业后,雷惠杰回到兰考从事电子商务营销工作。在过去的两年里,她从快递销售网点和各种社会营销中获得了丰厚的收入。
6月29日,郑州南站施工现场,许多塔吊在空中频繁旋转,忙碌的施工人员紧张有序地在岗位上工作。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6月30日22: 00,河南省洛阳市李景门十字街夜市,红灯笼高高挂,游客们如织。来自郑州的刘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在“购物和吃饭”后,乘坐G9102列车从洛阳龙门站返回郑州。
该列车是郑州局集团公司为积极适应河南省经济发展政策而增设的四列“古都夜八点”高速列车之一。自6月12日起,这些来往于郑州、洛阳、三门峡等城市的夜车与中原历史名城串联,使河南人游览河南更加方便。这是铁路支撑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先后出台了《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 《中原经济区规划》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三个战略规划。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与这三个战略计划同频共鸣,创新交通方式,开启中原幸福之门。
(向下到版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