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当一个视障男孩学会走盲道时,被占用盲道的视频被非法车辆封锁,这在网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天津市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处罚了占用盲道的司机,并表示将继续加大对非法停车的控制力度。(《天津日报》年7月12日)
无障碍设施是指在建设项目中为保障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安全通行和方便而修建的服务设施。自1991年5月15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号法将“无障碍环境”写入该法的重要内容以来,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无障碍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社区、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和场所无障碍设施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逐步推进小城镇、农村和残疾人居住建筑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盲道和缓坡.成为残疾朋友有力的臂膀和明亮的眼睛。
然而,不应忽视的是,无障碍经常遇到“障碍”。例如,电话亭、电线杆、报摊等。有些街道建在盲道的尽头,没有任何提示;自行车、汽车和流动水果摊经常占用盲道停车;即使他们不占用盲道,他们也是挨着的,这与国家标准“盲道周围的障碍物必须在25厘米之外”……有些“无障碍设施”已经成为残疾人出行的“障碍”。
“发展不能忘记残疾人,和谐不能脱离残疾人”。如何做到无障碍,减少“障碍”,让残疾人“快乐出行”、“安全出行”,融入社会主义大家庭?笔者认为无障碍设施不仅要规范,还要严格管理!
首先,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导致无障碍设施被占用的原因之一是相当多的人不了解无障碍设施,并无意识地占用它们。为此,加强宣传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将无障碍设施知识和关心、帮助、尊重残疾人的教育纳入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印制无障碍设施图文宣传画册,录制和播放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电视公益广告片,使无障碍设施知识家喻户晓。
其次,我们必须同时建设和管理。如何让无障碍设施成为惠及残疾人的民生工程?除继续规范无障碍设施建设外,更重要的是加强无障碍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各地要加快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办法》和《无障碍设施使用和管理办法》。《无障碍设施使用和管理办法》对侵占、损坏、挪用无障碍设施的行为,应制定明确的处罚措施。例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实施了不同数额的处罚。同时,加强对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检查,明确建设标准和管理责任,建立通报制度,及时整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第三,我们应该吸收公众意见。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建设无障碍设施时,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特别是要听取——残疾用户和老年人的意见,切实增强助残、敬老、助老、关心残疾人朋友、与老年人沟通的意识。同时,我们可以借鉴国际社会在无障碍建设中考虑一般人群的做法,努力使建成的无障碍设施尽可能为更多的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