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丁基村遭遇暴雨袭击。"趁今天下雨,赶快回来,冲进猪圈."毛南族居民莫海东刚刚从贵南高铁九完达山四号隧道工地下班,他和儿子莫打招呼回家。
正在挖掘的九万大山四号隧道全长15.4公里,穿越云贵高原东南缘的9万座大山。这是桂南高速铁路广西段第一个长大隧道及控制性隧道工程。53岁的莫海东和25岁的莫在这个隧道工地工作,负责装载隧道湿喷机。
莫海东和他的儿子住在丁基村,离建筑工地只有10分钟的路程。回到家的莫顺迅速从杂物房里拿出水管,接上水龙头,打开阀门,冷水从水管中涌出。
二十年前,这种取水方式对莫海东来说是一种奢望。当时,位于深山中的丁基村是一个贫穷的地方。小莫燕顺每天需要提着水桶,走几公里山路去打水。当地人把许多落基山脉和稀缺土地的困境描述为“草帽能盖满土地”,只能“在石缝里种粮食”,只能“仰望天空,喝水”。大约90%的村庄有陡峭的道路,出门要花半天多的时间。
莫海东在这座山的石缝里种了好几代粮食。长期以来,“七分、三分、春玉米、秋马铃薯”是当地毛南族的生活写照。2018年,贵南高速铁路建成深山,丁基村的水问题得到缓解。“这是我们的新泳池。施工单位修建了一条施工道路,我们沿着道路接水管。”莫燕顺说道。
2019年,莫海东在桂南高速铁路隧道工地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了这笔收入,莫海东省下了2万元,买了一批冰箱、洗衣机等新家电,还买了两头种猪。如今,家庭越来越好,原来外出打工的莫也回到了村。受家庭贫困的影响,莫直到16岁才读完小学。在广东谋生的莫燕顺,因为学历低,一个月只能挣两三千元。“爸爸介绍我在贵南高铁工地工作。我一个月的收入超过5000元,比在广东要好得多。”莫燕顺说道。
莫今年2月来到九万大山四号隧道施工现场。"我们过去常常去上学,走山路。"莫燕顺指着村头一条崎岖的石头路。为了减少旅途时间,他小时候上学经常要翻山越岭,下雨天还要走三个多小时。"通过高铁后,我们出山的路会更平坦。"他对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