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早上,一场夜雨过后,圣城拉萨像蓝天一样美丽。拉萨西站货场平台上,密集的货运线路排列整齐,各种待卸车辆静静地停在铁轨上。7点左右,中铁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拉萨车辆段拉萨西站党支部书记张卫东第一个来到货场,照常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自1992年离开军营踏上铁路以来,张卫东在白雪皑皑的“天路”上放光放热,荣获先进个人、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和西藏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脱下你的军装,穿上你的路服。我不能忘记我最初的心。我不怕困难和勇气。”从——28开始,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在第一线
1990年,年仅18岁的张卫东被招募到青海省海盐县,成为一名武警战士。经过短短一个月的奋斗,他在体能测试、列队训练和负重越野等综合技能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之后,张卫东被推荐到青海武警指挥学院进行重点培训。半年后,他重返军队,在13个竞赛中获奖,包括战术、暗杀和战斗,并在同一批参军的士兵中最早被提升为班长。
1992年底,张卫东告别军营,来到格尔木车辆段,在那里他从一个开关工和货运代理一步步走向戈壁沙漠的车间主任和党支部书记。经过日以继夜的努力,无论是学徒考试、技能鉴定还是技术竞赛,他的成绩都稳居全部门前三名,并逐渐成为全部门大型货物搬运技术的领导者。
“在装卸大件货物时不能有任何差错,就像军队的士兵正在认真训练一样。”张卫东说。
2005年10月,张卫东参与了第一批铁路运输援藏物资的装卸工作。在拉萨西站的简陋货场里,看着站台上堆积的货物,他陷入了焦虑。“如果拉萨西站出现货物积压,将会影响整个青藏铁路的物流进度,我们必须想办法压缩货物在这里的停留时间。”经过深思熟虑,他说服妻子申请在拉萨西站工作。
2008年,张卫东在拉萨西站担任货运丙级班长。在他的领导下,C班的日装卸能力始终超过其他两个队的综合装卸能力,并且自拉萨西站开通以来,仍保持着35辆车的日装卸记录。他总结和提炼了装卸、调车和货主“三位一体”的生产组织规律,将叉车托盘与人工装卸相结合,装卸效率提高了30%。
张卫东的夹克口袋里有一本手掌大小的日记。他在书中写下了所有的信息,比如到达专用线的敞车数量和停在专用线的油轮数量,并把它们记在心里。
"张师傅管理货场后,提货时间大大缩短."说起张卫东,成都一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竖起了大拇指。
(一直到第三版)
张卫东赫尔佐格
1972年生于甘肃天水,现任青藏集团公司拉萨车辆段拉萨西站党支部书记。1992年退伍后,他进入铁路工作,并在货运代理和货运服务员等多个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不懈努力,他获得了西藏自治区先进个人、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五一劳动奖章。
采访笔记
坚守高原,写下精彩的故事
黝黑的脸,干裂的嘴唇,深邃的眼睛.经过28年的风雨,张卫东的脸上留下了明显的高原痕迹。他把自己最好的青春献给了白雪皑皑的“天禄”,并通过默默的坚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的生物钟是早上7点."在采访中,张卫东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保证拉萨西站货场的运输畅通,他总是第一个起床,第一个到达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