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在海拔4600米以上的昆仑山站,格尔木电业局冰冻泉信号工区的工作人员连续5个月未发现转辙机内有水滴,给设备安全带来隐患。原因是青藏铁路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道岔转辙箱容易受潮产生水滴。这些水滴的形成会给铁路设备带来很大的危害,这些设备的损坏会导致一些仪器在铁路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从而导致运行过程中对路段风险的误判,进而影响行车安全,可谓恶性循环。为了保证列车的安全,“除水”已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铁路部门的工作人员绞尽脑汁。为此,格尔木电信科还成立了一个党员研究小组,共同解决交换机受潮的隐患。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经过长期思考,他们开始制作一种以食品添加剂中的干燥剂蒙脱石为基料的“防潮袋”,但由于其体积较大,不便推广。这一结果再一次将“除水”过程推回到原点,但铁路人民并不气馁。他们总是相信“只有努力后99%的失败和1%的成功浇水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最后,经过反复试验,发现吸附性强的竹纤维薄板附着在设备箱的缝隙边缘,既能保证薄板良好的吸水性,又能防止其移动。这一发现让铁路人员大吃一惊,因为它可以彻底消除道岔转辙机受潮的隐患,而且不用担心“水滴”损坏设备。
铁路人以自己独特的智慧和坚定不移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成功开发出专用铁路的“干燥剂”。这种干燥剂一问世,就得到铁路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这种“防潮板”已在青藏铁路高海拔段广泛推广应用。这样,设备上的“小水滴”就不会再隐藏,设备的安全得到了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也得到保证。铁路人民始终如一地为人民服务的决心让我们作为旅行者感到轻松,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直接面对问题、直面困难、永不放弃、永不放弃、不怕失败的勇气!(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