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桂线一个叫京寨的小站陪伴着我的整个童年。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脑海里闪过一个身影,那是一个养路工人的父亲,他在日出时工作,日落时死亡。
有一次,我的父母一年到头都带着一把叫做“八磅半”的鹤嘴锄。那个强壮的男人,光着膀子,用力把它摔在铁轨枕木下的压舱物上,火星飞了起来,浑身是汗。
1986年,当我父亲退休时,我从父亲手中接过鹤嘴锄,成为一名铁路工人。
2009年1月10日,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后来,贵阳工部成立了一个机械队,我成为贵阳工部都匀线车间队的第一任工长。
2016年,成都铁路局派出大型机械捣固车进入基层工段,线路维护进入新的数字化时代。今天,一个小时的维护和夯实操作相当于过去10名维护人员三个月的工作量。
“多学点业务,掌握业务,把这一行做好。我们不能用过去的经验来做,但要注意提炼。我经常警告我的儿子。退休后,他去了铁路,现在是贵阳工务段都匀线工区的班长。
我今年55岁,刚刚退休。在我所维护的铁路上,原来的奔驰“绿色皮车”被和谐号和复兴电动车组所取代,我们三代铁路人也经历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和变化。一条铁路不仅贯穿了我们家三代人的生活,还承载着脱贫致富的梦想,让人们赶上奔小康的列车,奔向未来和远方。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