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铁道资讯

为高铁装上“智慧大脑”

作者: 2020-08-24 浏览:

陈志强

中国郝彤研究设计院安全控制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2006年加入工作,曾获得茅以升铁路工程师奖、中国铁路学会科技特别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郝彤集团科技特别奖等多项荣誉。

准时自动驾驶,分段自动运行,车站自动停车,停车自动开启.北京和张家口之间的奔驰高速列车不仅速度惊人,而且拥有实现自动驾驶的“智能大脑”。高速列车可以自动运行,这与许多R&D工作人员的默默努力分不开。中国郝彤研究设计院集团安全控制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陈智强就是其中之一。

列车控制技术被称为高速列车的“大脑”和“中枢神经”。列车控制技术对于控制高速列车的启动、停止、运行区段和速度是必不可少的。在过去的十年里,陈智强和他的研究团队努力推动中国高铁列车控制技术从无到有,从生存到壮大,从研究瑞典国内实践到开发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从C2到C3到C3 ATO。

敢于挑战并实现“中国制造”的列车控制系统

1999年,陈智强进入西南交通大学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研究生期间,他参加了导师的科研项目,其中许多项目都与培训操作控制技术有关。这激发了他对轨道交通信号领域的兴趣。

2006年,陈智强加入中国郝彤研究设计院集团。工作后不久,他赶上了铁路建设的潮流,国家大力推动高速铁路的发展。列车控制技术是高速铁路的核心技术之一。当时,只有瑞典、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少数国家掌握了这项技术。2007年,中铁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TCS 2号列控系统,能够满足250 km/h动车组的列控要求。为进一步升级系统,满足武广高铁350 km/h动车组列车运行控制要求,根据当时铁道部“中外联合设计、自主品牌建设”的顶层设计原则,中国郝彤集团成立了武广高铁研究实施团队。该单位派陈智强和他的团队到瑞典庞巴迪公司对中国350公里/小时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系统的研发进行联合设计和技术研究。

“对于庞巴迪来说,武广高铁只是他们众多合作项目中的一个;对于我们团队来说,这个项目非常关键,关系到能否成功掌握350 km/h动车组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陈智强回忆道。在瑞典的一年学习期间,他们需要对C2系统和庞巴迪的E2系统进行集成设计和联合研发。双方经常会遇到意见,需要不断进行技术讨论。讨论只能解决一些问题,陈智强明白,如果你想取得突破,掌握真正的列车控制技术,你必须依靠自己。

在此期间,陈智强和他的研究团队花了一整天在实验室研究系统集成方案,开发软件,集成和调试,并在各种场景下进行功能性能测试。虽然当时欧洲的列车控制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但陈智强认为科学研究领域只有真理,没有权威。通过认真的研究和大量的实验,他不仅全面掌握了E2系统,而且和他的团队一起解决了关键的技术问题,开发出了中国自主品牌的CTCS-3(简称C3)列车控制系统,满足了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需要。

(一直到第三版)

采访笔记

独创性是最好的,但也是最好的

开发高铁列车控制系统,钻一条又一条线,追求精湛的工艺,是陈智强的法宝。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车型和不同的运营场景……陈智强需要考虑高铁运营的各个方面,其成功取决于系统的精心调试

十多年来,陈智强参与了中国高速列车控制系统从无到有、从实力到实力、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全过程。一路上,他始终紧紧盯着目标,没有杂念,不怕困难,不动也不放弃,只是创造了一种具有中国基因的“列车控制武器”。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研究员,我的成就是团队努力的结果。”在采访中,陈智强总是谦虚低调,但当提到列车控制系统时,他充满信心。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出去坐高铁,就是先看看车号,就可以知道火车上装载的系统是不是自己开发的。上车后,他喜欢感受列车控制系统带来的舒适。舒服,是他最大的目标,也是他的信心。

THE END

相关资讯

拉林铁路货运忙
铁龙穿荒漠 沙海变通途
聚焦“四保”目标任务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在沪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