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下午,满载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工业品的“海湾地区代码”中欧列车缓缓驶离深圳平湖南站。中欧列车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发,16天后抵达德国杜伊斯堡。中欧列车的开通是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的重要礼物之一,也是广州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今年开通的第118列中欧列车。
拓展物流产业链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改善和国际疫情的变化,物流运输的“封锁点”和供应链的“断裂点”逐渐从国内转移到国际,出口订单的“痛点”也从生产能力不足转向国际市场需求疲软,这使得我国许多外贸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中欧列车的开通极大地拓展了物流产业链。
6月18日,广州开通了首列直达波兰和中欧的列车。这是广州局集团公司在今年防疫期间,结合运输市场实际情况,准确满足客户需求,由企业定制推出的中欧列车。
“整批货的类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品牌商品,包括液晶电视配件、健身器材、LED灯等产品。”广州局集团公司货运部总工程师黄黎明表示:“我们多次与物流企业、集装箱公司、海关等部门对接,进一步优化联动机制和“一企一策”运输计划。鉴于客户对易碎电子零件高质量装运和压缩时间的需求,我们采取了提高装载质量、提高取送能力等措施,充分发挥铁路运输快捷、便捷、绿色的优势,全力确保专列顺利装运,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目前,东莞石龙至荷兰鹿特丹的货运列车是距离CDB最长、距离全球最远的铁路,全长13849公里,运行时间约20天,比目前的航运时间节省约15天。
“中欧列车不仅扩大了中国铁路货运列车的影响,而且对我们的物流企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中欧列车的开通适应了现代物流大发展的需要,为粤港澳大湾区产品出口欧洲开辟了新的渠道。”深圳中远物流副总经理翁少雄表示,公司长期从事国际海运业务,但现在正在将货物打包到从东莞石龙到荷兰鹿特丹的火车上,不仅省去了铁路、公路、海运交替运输的麻烦,还节省了大量的运输时间和成本。
"跨区域和跨国的多式联运和专业合作已经成为物流业的一个重要趋势."广东省物流协会常务理事马表示,中欧列车的开通不仅积极推动中国开拓国际市场,也深刻改变了全球物流格局,拓展了全球物流产业链。
中欧贸易“直通车”
据广电局集团公司统计,粤港澳大湾区在中欧列车上出口的货物主要包括电子产品、陶瓷、服装、机械零部件、化工、纺织、食品和成品钢材。这些高品质的产品受到铁路沿线人们的青睐,并逐渐成为欧亚大陆所期待的“新丝绸”。
广电局集团公司货运部相关人员表示,近年来广电局集团公司的中欧列车货运量一直在增长,2019年超过1.5万辆。今年1月至7月,粤港澳大湾区运营100列中欧列车,同比增长23%。自5月份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的中欧列车运营已进入“繁忙季节”,月运营量同比增长50%以上,货物交付量也在不断增长
“作为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使者,中欧列车充满了我国人民的热情和欧亚人民的期待,加速了中欧经贸交流。”广东省铁路运输研究学者金认为,一方面,中欧列车比海运节省三分之二的运输时间,为中欧开辟了一条安全、高效、便捷的对外贸易“直通车”;另一方面,“中国制造”高质量轻工业产品的迅速出口,使欧洲和亚洲人民分享了中国发展带来的红利,造福了铁路沿线各国人民。
“一带一路”容量池
开行中欧列车不仅可以增加中国的对外贸易额,降低外贸货运成本,还可以打通中欧之间的陆路贸易通道,实现中欧之间的道路连通和顺畅物流,使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大的能力支持。
“目前,对国内出口的需求正在增加,对国外进口的需求也在逐渐旺盛。我们预计今年在粤港澳大湾区运行的中欧列车总数将同比增长30%以上。作为“一带一路”的运力集中地,中欧列车在各国越来越受欢迎。”广州货运中心党委书记何宁军说。
作为中国铁路开通的往返中欧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列车,中欧列车具有安全、快速、环保、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综合优势。它按照固定的列车时刻、线路、时刻表和整个运行时间运行,已经成为国际物流中陆路运输的骨干模式,其发展前景不容低估。
深圳盐田港是国际货运中转港,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线路。盐田港自开办中欧列车服务三年多以来,见证了海陆物流大融合、经济大发展的生动局面。
“盐田港是‘一带一路’的枢纽站,货运需求巨大。从最初的单一路线到白俄罗斯明斯克,现已扩展到许多路线,如马拉舍维奇、汉堡和杜伊斯堡。”深圳盐田港副总经理林良说。
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落实“六保”和“六保”的决策安排,一方面为粤港澳大湾区很多企业铺平了更广阔的贸易渠道,另一方面也帮助了欧亚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货运列车数量不断增加,运营密度不断加大。8月,粤港澳大湾区有20列国际货运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