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基来了,进屋坐在坑里,喝一杯热茶。”小处长,你吃过了吗?我这里有新鲜出炉的蛋糕,先吃点。8月13日下午13点左右,在刘伟和石甘海进屋之前,老陈,一个在院子里忙碌的村民,开始热情地迎接他们。
刘伟和石甘海是中铁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货运中心于2018年9月进驻甘肃省陇西县未央乡本托村的扶贫干部.说起这两年本托村的变化,两个年轻人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经过照明、饮用水、危房改造和异地搬迁,村民们不用再为衣食住行操心了。村里发展了主导产业,村民们有更多的精力去致富和管理一个小康社会。”
本托村有237户人家,分散在周围高低起伏的山脊上。刘伟和石甘海在村里帮助穷人的两年时间里,跑遍了他们周围几十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山丘,穿破了六双鞋子。“只有发展工业,选择正确的援助项目,进行科学规划,才能增强扶贫的内生动力。”这是刘伟和石甘海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村民的需求,查看村庄自然经济状况后得出的结论。
经过多次实地调查和村委会集体讨论,他们决定利用村内现有1200亩核桃林杂草易生、昆虫多的有利条件,开展林下自由放养养鸡项目。然而,本托村的村民不了解新的东西,不愿意接受这个项目,这使他们很困难。“村民们不相信,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完成。”刘伟、石甘海再次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积极宣传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好处,让村民对救助项目有了新的认识。
经过村里扶贫小组一年多的努力,第一批林下鸡散养的3600只鸡和兰州局集团公司帮扶家庭散养的200只鸡都已全部上市销售。今年4月24日,兰州货运中心党委与陇西县未央镇人民政府签署了一份价值1万多元的鸡购销框架协议,解决了林下散养鸡的营销问题。
截至今年8月10日,该村贫困率从2013年的45.08%下降到1.88%;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约为2万元;贫困家庭通过家禽、畜牧业和外来务工人员年收入约为5000元。如今,本托村的面貌在不断改善,脱贫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越来越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