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6时46分,由五节车厢组成的8361绿色皮“慢车”吹响了风笛,从汉中出发,一路向西,穿过秦巴山区,开往朝阳关平。
8361/8362列车单程运行117公里,上行6站,下行5站,途经汉台区、勉县、宁强县,途经汉江、嘉陵江流域的132座铁路桥和48条隧道。
由于陡峭的山峰、密集的沟壑和沿路不便的交通,这种主要运载通勤铁路工人的“慢车”已经连续15年向普通乘客开放,以满足村民每天外出工作和旅行的需要。虽然车厢的数量从最初的2节逐渐增加到5节,但票价一直是最低的1元,全程7.5元,被老乡们亲切地称为“山地火车巴士”和“快乐乡村”。
“我坐这辆车已经15年了。我和妻子住在宁强县阳平关镇,三个女儿都在汉中安家。我今天刚去看了三个孙子,就乘‘慢车’回家了。”85岁的退休员工吴四(音译)告诉他,他每个月都要乘三到五趟“慢车”去汉中看望他的孙子。“坐在车里一边喝茶,一边看电视剧,慢慢来来回回,很舒服。”
"女士们,先生们,请准备好水杯,现在就给你们送去热水."售票员张少哲的便携式热水瓶来到车厢,对乘客们说。“这辆车没有热水器。乘客必须从车下喝水。他们下车后,需要给乘客送去8到10杯水。”张少哲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说道。
“多亏了这辆‘慢车’,我去汉中批发服装已经9年多了。”来自甘肃省康县铜前镇的村民陈金华(音译)从阳平关站上车后告诉他,他家以前很穷,他不得不种庄稼来养家,还得供养两个孩子上学。在乘坐“慢车”去做服装生意后,她在家里盖了三栋新房子,两个孩子的学费不用再担心了。日子越来越好了。她今天一大早就来这里向安康大学报到了。“寒假结束后,我得乘这辆公共汽车去接孩子回家。”当她说话时,她的脸上充满了幸福的微笑。
8361/8362号列车的售票员秀宝亮(音译)已经开了将近10年的车了,他和经常在沿途乘坐公交车的乘客成了朋友。他有很多乘客的微信和联系方式。他说:“我们的工作人员经常把自己家人和亲戚的衣服和书籍送给沿途的贫困村民。当他们接手这些事情时,简单的外表和感激的眼神让我们难以忘怀。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为乘坐这列火车的人服务。”
小文件
汉中至阳平关的8361/8362列车于2005年正式开通,运行于阳安线上,穿越秦巴山区,全长117公里。列车沿途辐射了两县一区(勉县、宁强县和汉台区)517个行政村的76万名村民。自运营15年以来,票价一直是最低的1元,全程7.5元。列车每天6: 46离开汉中站,8: 47到达阳平关站;11: 09从阳平关站返回,13: 26到达汉中站。
汉中站以“慢车,精彩人生”的理念,积极推进“汉江爱心”家庭服务,以多种形式开展各种扶贫公益行动,使这一“慢车”越来越“温”,也使铁路部门走上了服务山区人民出行、脱贫致富的新路。
列车线路:汉中站、欧家坡站、渑西站、宁强站、小寨站(直达下行)和阳平关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