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近几天肆虐的暴雨下,成昆铁路旧段K295 375段引发山洪泥石流,造成成昆铁路旧段交通中断,引发严重灾害。参与新成昆铁路建设的中铁十局建设者迅速组织36名精干管理人员,动员各类机械设备及车辆司机、现场作业人员,投入挖掘机、叉车、运输车辆等各类应急施工机械设备,形成“成昆铁路抢险救灾突击队”,冲进抢险救灾第一线。凉山州甘洛县开始了一场艰苦的紧急救援和救灾斗争。(摘自中国新闻网)
据了解,险情发生后,中铁十局夜间与各部门召开现场会议,研究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了“加强预警、确保安全、疏通通道、增设管涵”的初步贯通原则。即K295突发性泥石流灾害整治方案采用管涵和路基保证开通,然后采用明洞和渡槽永久性整治泥石流沟,保证线路行车安全。抢险救灾突击队通过直线排列10台挖掘机,平行作业,开始了大规模的抢险救灾工作。
危险是命令,危险是责任。它于上个世纪在成昆铁路建成通车。由于特殊时期,当时的施工技术并不先进。此外,经过的路段大多陡峭多山,施工难度很大。然而,大多数困难并不能熄灭铁路建设者造福人民的热情。面对如此高的技术难度,当时国内外的人都不看好这条铁路的顺利建成,建设者们干脆硬着头皮顶着疑惑往前冲。经过无数次的考验、困难和挫折,终于在1970年,一条铁路龙被放在了人们面前,震惊了世界,让国内外人民一次次拍手称快,感叹着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自然无情,人有情。不得不承认,成昆铁路开通50年来,这条铁路线上发生了无数次泥石流,基本上就是一部治山斗水的历史。每次都是铁路集团全力以赴,救死扶伤,尽量把伤亡降到最低,不计自身得失,全面保护一方。命运多舛的成昆铁路注定非同寻常。其实,纵观成昆铁路的开通历史,我们可以知道,与过去相比,21世纪成昆铁路的地质灾害已经逐渐减少。这和铁路部门每年不惜任何代价建设防洪工程有很大关系。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与自然作斗争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人会征服自然还是敬畏自然。(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