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大别山阳光明媚。
9月3日7点05分,8332次列车准时从京九线麻城站出发,向北开往淮滨。8点30分,6025次列车从麻城站出发,向南开往九江。这两列分别只有三节车厢和四节车厢的绿皮“慢车”,一站一南一北,延续了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的梦想,成为京九铁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今天,我们需要维修和维护麻城站北端的6组道岔。”9点,武汉电信段麻城信号工区工长包应松在班前会上为工人安排工作。
麻城信号工区负责麻城站79套道岔、104台信号机、97个轨道段、14.9 km信号设备的维护。为了保证火车的安全准点,他们日复一日默默守护着。
10点半,随着“天窗”维修单的下达,包应松和工友们开始用维修工具对道岔进行维修工作。
“工长,1039号主开关间隙0.6 mm”在检查过程中,工区工人徐刚发现道岔间隙已经超过标准值。
“查秘贴,不要盲目调整差距。”包英松说。
原来,随着秋后温差的增大,道岔的贴合变得宽松。经过一些调整,道岔间隙很快恢复到标准值。
鲍英松顺手拿出笔记本,记录下了密贴的调整。这是他的“百科全书”,哪个设备有什么隐患,什么“个性”,他什么都知道。
13时30分,麻城站在烈日下的轨道温度已达50摄氏度。随着最后一项任务的完成,鲍应松和他的同事们排队返回工作区。
包英喜说:“我已经工作了将近20年,目睹了‘慢车’给老区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仔细的检查和细心的修理,我可以保证火车的安全和准时,保护他们的幸福。我心里很踏实。”
彭刘琦林峰马诺
图为该段工人正在检查道岔间隙和接线紧固情况。陈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