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第1版)
在一次故障排除中,蒋新松从老师傅那里了解到,自己在正常工作中要注意线路两侧的环境,知道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一旦接触网出现故障,他就可以快速定位故障位置。悬链线互穿问题虽然可以通过教科书中架空悬链线的提升来解决,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对吊弦进行微调。蒋新松意识到理论和实践之间有差距,所以他应该在工作中灵活变通。
在老师傅的指导下,蒋新松凭借自己的聪明和勤奋,很快练就了一门绝活。2011年在柳州供电段举办的技术大赛中获得第二名。由于他出色的业务,蒋新松很快成为工作区的班长,成为名副其实的“战士”。
2013年,广西高铁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年底多条新线投入运营。同年6月,柳州供电段提前介入柳南高铁金德至水建干线172 km高速铁路接触网设备安装调试。这是广西第一条高铁线路。为了提前介入新线,柳州供电段向全段下达了“招聘令”。
一直喜欢挑战的蒋新松渴望尝试。他反复思考后,看到宜州接触网工区近两年没有出现因维护不到位而导致设备故障的情况,各项工作稳定有序,于是向上级申请参与柳南高铁的前期介入,并获得批准。
“组织需要我的地方,我就去。”蒋新松从心底说道。他放下在普速铁路学到的技能,拿着之前在衡阳学过的高速接触网相关业务知识到来宾北接触网工区当工长,和其他七名员工一起开始了高速铁路领域新一轮的前沿拓展。
最难的其实是刚开始的时候,当时来宾北接触网工区还没建好,就和施工单位一起租了附近的房子。房子低,没有空调,夏天蚊子多。它们经常被咬,然后被包起来。事实上,蒋新松的家就在几公里之外,但为了方便与施工单位沟通,解决接触网施工问题,他与大家有着相同的愿望
提前介入主要是为了保证接触网施工质量,消除高速铁路开通前的隐患。每天早上,蒋新松带着水和干粮到线上,用双筒望远镜和其他辅助工具徒步检查接触网设备,从施工技术到每个螺丝。半年时间,他在工区近200公里的线路上来回走了两次。通常一双能穿半年的工作鞋换成四双。
磨是一种味道,嘴里嚼着一种甜味
高铁开通后,更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接踵而至。由于柳南高铁是南宁局集团公司接手的第一条高铁,接触网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几乎一切都是由领班蒋新松带着组员慢慢摸索出来的。
温度变化对接触网棘轮补偿装置的影响太大,这是蒋新松在柳南高铁运营初期遇到的棘手问题。当未达到局部最高温度时,小轮的缠绕圈数已超过4圈,超出棘轮2.5圈的正常运行范围,存在安全隐患。为了保证棘轮补偿装置的正常运行,蒋新松带领团队工作人员观察并记录了补偿装置的最高和最低温度,并根据设计方案制定了两种有效的方法,及时处理了管内26个棘轮补偿装置的潜在隐患。
一波动荡,一波又起。由于来宾北接触网作业区的高铁设备处于雷电灾害多发区,每一个雷雨季节,接触网馈线跳闸、绝缘子击穿是不可避免的,直接影响到高铁的安全
在工作中,接触网设备的各种疑难病症考验着蒋新松;生活上,工区的艰苦条件也对这个“兵头将尾掉”提出了很多要求。
来宾北接触网工区刚成立的时候,到处都是杂草。为了改善工作区的生活条件,使工人能够在更好的精神状态下工作,蒋新松带领大家在业余时间清除杂草,耕种菜地、花园和鱼塘,并迅速将工作区改造成一个到处是水果和鲜花的“和谐家园”。
由于工作繁忙,业余时间忙于照顾工作区,蒋新松有一段时间没有回到3公里外的家,他的妻子来到他工作的地方“检查岗位”。蒋新松看着愤怒的妻子,什么也没说。看到这种情况,工区的工人把蒋新松最近几个月的值班记录和操作票交给她“检查”,带她参观了工区的花园式大院。
面对“个人见证”和“物证”,妻子的愤怒渐渐消失,但他还是向蒋新松抱怨:“你把我们家收拾得和你的工作区一样好的时候,我没意见。”
“以工为业,以工区为主,以设备为亲。这是蒋新松。”柳州供电段负责高速接触网专业管理和生产组织的副科长杨国栋对他进行了评价。
有人曾经问蒋新松,专心工作值得吗?蒋新松看着安全生产的日子,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如果说削尖有味道的话,在那一刻,他一定尝到了世界上最甜的蜂蜜。
在蒋新松的全心努力下,来宾北接触网作业区安全生产稳定,员工生活和谐。2016年,工区被全路联授予机车奖杯。
2018年,不断进取的蒋新松通过干部竞争走上技师岗位。在组织安排下,两年来为新成立的益州供电车间和柳南高铁提供技术指导,率先进行达标线建设,一如既往啃着最硬的骨头,去了最需要的地方。
“哪里最难,送他去哪里。只要他在那里,组织就可以放心,杨国栋深情地说道。
大雪压得松树直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