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铁集团第一批铁路消费扶贫柜及其合作签约活动在北京南站举行,第一批铁路消费扶贫柜在北京南站候车厅正式投入使用。车站铁路消费扶贫柜的“亮相”,是中铁集团深入贯彻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部署,高质量完成年终定点扶贫责任书目标任务,创新中铁集团定点扶贫工作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如今,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消费扶贫、旅游扶贫等新的扶贫方式受到人们的青睐。大山的天然优质农副产品,除了价格更加实惠外,也极大地满足了消费市场的各种需求。这一次,铁路部门在各大车站设立了“消费扶贫小集装箱”,用最新的“带货”方式帮助克服贫困,可见铁路是充满人情的。
扶贫的小容器里装满了“责任”。人民需要,铁路也有事。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定性一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作为铁路企业,不仅要做好旅客服务提供者,更要做战胜贫困的“先锋”。据悉,在此次运营的第一批消费扶贫集装箱中,货物来自偏远贫困地区生产的农副产品,如矿泉水、零食、水果等,都是旅客出行所需的产品,放在自助销售柜台,支持旅客快速支付。利用高铁站人流集中的优势,告别过去火车上的“叫卖”销售,让乘客在自己的意志下带着爱消费,给贫困地区的产品带来更好更大的效益。
扶贫小容器里有很多“智慧”。扶贫考验责任和智慧。作为国民经济的钢铁大动脉,从过去单纯的沿线出山农副产品寄售,到春节返乡旅游火车上特色产品的销售,再到借助互联网快递在12306客户推出“扶贫商城”,在热门站增设消费柜等。在科技的帮助下,铁路不断创新,真诚扶贫。如今,山区的“土特产”成了城市的“热饼”,贫困地区人民的“小康梦”也在现实中得到体现。未来,在铁路的全力协助下,更多的车站将设立消费扶贫柜,更多的农民将得到帮助,惠农产品将进驻“富柜”。从田野到旅客舌尖的“最后一公里”也将被完全打通,消费扶贫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
消费扶贫,扶小康,一枝一叶总是影响局面。相信随着铁路扶贫工作的不断创新和推进,“钢铁大动脉”的强劲跳动,将为贫困人口带来更多的财富,带来更好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