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该站以理论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2018年初,该站成立了青年工人理论学习小组。该小组由车站副站长领导,每月开展一次活动。在活动中坚持三个努力,通过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争取各种形式克服无聊。说到理论学习,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冗长的理论概念。学起来很头疼,很难坚持下去。在每月组织一次青年工人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车站不再适用“我读你听”的单向灌输学习模式。集中学习时间主要通过互相讨论,从不同的学习角度讲讲个人的学习经历。为了克服理论学习的枯燥问题。活动组织负责人、副站长赖华说得好,他最害怕的就是理论学习。他上大学的时候,一提到政治课就头疼。那时候我有时候逃课,觉得特别无聊,听不下去。车站让我组织这次活动,一开始我觉得有点担心,怕我会回到老校路上。想了想,采取分散自学,集中讨论的形式。事实上,这是一种让每个参与者都感兴趣的头脑风暴形式。
第二,尽量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小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重点看车站的实际情况。这几年站内最难的是年轻工人在处理列车的应急处理方面经验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组向青年工人灌输了确保安全是最大政治的思想,同时对学习内容进行了重点调整。将过去车站发生的一些不恰当的应急处理案例作为活教材,当事人与青年职工进行了交心的讨论,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例如,年轻的值班工人周晓不仅因为在2015年的一次紧急治疗中处置不当而被解雇接受检查。而且值班的干部也被开除了。他在学习和讨论的氛围中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同事的帮助下,我们提高了对法规的理解。吸取教训,改变过去的错误。不仅业务知识明显提高,思想也有所进步。去年,周晓顺利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三,努力接近弱点,锻炼表达能力。从实际情况来看,青年工人的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有些人太胆小,不会表达自己。理论学习小组的特点是鼓励成员畅所欲言。每个月确定主题,每个月有意识地安排不善于表达的青年工作作为主讲人。通过说话,可以同步培养年轻工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勇气。比如小郝现在就在管理岗位上。几年前,他的表达能力很弱。他一站起来就会颤抖,变得紧张,话也常常说不出来。通过参加理论小组畅所欲言,我得到了更好的锻炼。他说他能在员工面前流畅地说话、表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参加了理论学习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