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充分肯定并积极践行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对自己文化的生命力抱有坚定的信心。”自——年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而最根本的是文化自信。”
我对“文化自信”的理解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理论术语,而是有其深刻的根源,是可以真正实践的。文化是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增长而产生的。它植根于每个人心灵的最深处,是人类代代相传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国家繁荣的基础。比如甜酒,龙和蜜卡。文化在,则国家在;文化死了,国家也就死了,文化的自信是国家最重要的部分,是民族的脊梁。
众所周知,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新篇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更加重视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50年来,中国的交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铁”诞生了,它的发展让人感到惊叹和自豪。从2004年开始,中国跟随世界发达国家的脚步,以较低的价格引进高铁技术,对“高铁”充满了陌生和憧憬。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在几十年的长河中,中国一直在探索中前进,从最初的追随者变成了世界的领导者。
2017年6月25日,以“复兴”命名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上双向正式启动,时速350公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从最初的“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造”的新时代。“复兴”一词也隐含着深刻的含义,就像殷切的希望一样。翻开历史的篇章,从“龙”到“解放”,从“东风”、“韶山”到“和谐”,每一个意向的命名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民意,代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情怀。
2018年9月3日,“中国高铁普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行。正面图案是国徽,顶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底部是“2018”字样。背面图案的主题是“复兴”。动车组,背景是大胜关长江大桥、北京南站、“复兴中国高速铁路”以及山脉、梯田、沙漠等。纪念币的发行除了本身的收藏价值外,还有深远的意义。历史虽然会黯淡,但永远不会消失。它会记住历史,以各种方式反映发展。“中国高速铁路纪念币”是记录铁路发展的一种形式,记录了中国高速铁路从无到有,从探索到成熟的演变和成长。雨果曾说:“脚够不到的地方,眼睛能够到,眼睛够不到的地方,精神能飞。”而不是纪念高铁,纪念币是纪念勤劳的铁路人民,纪念高铁高速发展背后一代代传承下来的高铁精神和文化,让它们铸在纪念币里,传递给世界,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
毫无疑问,高铁已经成为中国美丽的名片,有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高效的沟通载体,有助于中国文化走向海外,震惊世界,更加关注中国的发展。作为中国“四大新发明”之一,乘坐中国高铁,感受中国的速度,已经成为许多外国政要访华必不可少的项目。俄罗斯总理默克尔对中国的发展速度惊叹不已,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对中国高铁的速度和舒适度大加赞赏,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评价高铁便捷、稳定、舒适、科技先进、运营经验丰富。独具特色的“中国车”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粉圈数不胜数。2018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投入运营。两地高速铁路互联互通,有利于香港和两地,连接世界,加强香港作为中国南门枢纽的地位,为香港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为香港和内地增添新纽带,成为“一带一路”的先锋。
“要想让人起疑,首先要自信”。在建设探索初期,谦虚学习是本分,向别人学习是方法,吸收创新是成果,但崇洋媚外是忌讳。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抱有坚定的信心,一个国家才能有勇气坚持不懈地创新。我坚信,自然而然产生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会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勾画出一幅美好的蓝图!(雷雨琼)